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都安以“三结合”推进城乡风貌改造


2013/12/3 9:00:35   来源:河池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都安瑶族自治县围绕“特色立村、产业富村、环境美村、文化活村”思路,采取“抓点带面、连点成片”的模式,把城乡风貌改造建设与产业开发、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近年来,该县累计完成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风貌示范村24个,库区特色新集镇2个,产业特色新村10个,广西特色名村2个,全面完成高速公路、水南二级路沿线1500户13.2万平方米居民房屋立面改造任务。

    城乡风貌改造与产业开发相结合。该县立足产业富村,培育和壮大藤编、糖料蔗、瑶药、核桃、山葡萄、山羊等产业,帮助群众增加收入,新貌新风建设逐步从“政府建设”转向“群众要建”。以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桑蚕业,林下养殖业,引导群众靠山吃山,上山寻找商机,在石头缝里求发展,在山上开发绿色银行。今年,全县桑蚕面积4.54万亩,养蚕收入1.8亿元,地苏镇大定村的藤编产品出口有望突破1.5亿美元。

    城乡风貌改造与生态文明相结合。该县立足生态美村,结合“美丽都安·清洁乡村”活动,组织群众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今年9月,总投资1148万元的都安高速路进城区百才路口滨水景观改造工程项目和投资70万元的滨江路人行道景观改造工程相继竣工。另外,整合交通、住建、发改等部门资金,集中规划项目,总投资1.62亿元,硬化公路51条241.8公里,兴修水利12条,石漠化治理500亩,投入994.9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力争到2015年,完成治理岩溶土地面积42700公顷,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15374公顷,流域范围内植被覆盖度增加107%。并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做好全县35万亩核桃产业规划和实施等工作,努力把都安建设成绿色新家园。

    城乡风貌改造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该县立足文化活村,依托农村文艺汇演等载体,引导和支持一大批农民艺术团扎根农村,创作一些带有农村乡土气息的文体节目推动文化活动进村屯,进社区,使村风更文明、民风更淳朴、社会更和谐。今年,都安县文联被评为全国文联系统先进集体,这是都安被授予“广西文学创作强县”、“广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之后的又一殊荣。目前全县成立有县、乡、村级文艺志愿者服务队86个,设立有文艺志愿者活动中心80个,有文艺志愿者2600多人,19个乡镇都成立了文联工作站。近年来,累计举办文艺志愿服务活动130多场次,参与群众超过30万人次。同时建立少儿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电子琴培训基地12个,设立“翠屏文学沙龙”,定期开展文学交流活动。

    创建生态名村,打造特色瑶山。该县以大兴乡池花村作为重点打造的广西生态农业型名村,一期工程累计投资420万元,新建富有民族风情的景观设施,按照自治区名村建设标准实施工程建设。同时,以地苏镇大定村特色工贸名村为平台,以创建名镇名村建设为契机,全力开展池花村名村建设和大定村产业增量提质等各项建设,以点带面,结合“美丽都安·清洁乡村”活动,把都安打造成为“一乡一风情、一村一特色、一屯一景观”的魅力瑶山。

    目前,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将这一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抓实抓好,确保城乡新貌新风工程成果惠泽民众。目前,该县计划投资900万元,建设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投资210万元;计划投资603万元,修建创业园污水管网,为城市长远规划建设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韩金秦)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