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玉林:美丽乡村“遍地开花” 群众参与积极性高


2013/12/30 10:30:40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颜色: 绿 】 

    “清洁活动开展好,肮脏景象一扫光;天蓝地绿水净洁,乡村面貌大变样……”自“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启动以来,为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广西玉林市通过创作山歌等方式,使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观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促农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美丽乡村“遍地开花”

    在“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中,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实行“分片包干、轮流保洁”制度和家庭“门前三包”制度,采取“户扫、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由村民每天自觉清扫自家庭院门前垃圾,22名义务保洁服务队员负责村里广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保洁,做到日产日清,确保垃圾“不过夜”。

    罗政村还筹资80多万元,建设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采用“厌氧+人工浮岛+人工湿地工艺”模式,对所有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灌溉渠及农田,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用水水质。同时在人工景观浮岛上栽种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目前罗政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人畜粪便处理率100%,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达100%,全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在陆川县马坡镇在马坡村,经过当地群众努力,农村面貌实现了“美丽转身”。在村里,“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等标语和责任书、承诺书随处可见。

    马坡村大桥头屯共有1000 多人,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村民们自发成立了一个环卫理事会,并推选三个生产队的队长担任理事会的理事。“村民们的清洁费都交到我们这里,集中之后统一开支到美丽乡村的项目,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收钱,同时还肩负着监督管理的职责。”大桥头屯环卫理事会的主要负责人王扬永向记者介绍,目前环卫理事会共有5 个成员,主要负责大桥头屯清洁费用的管理和村民们日常清洁卫生的监督工作。

    日前大桥头屯近200 户1000 多人全部发动起来,义务投工投劳,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共清扫陈年垃圾6 吨,清理水渠600 米,清理卫生死角8 处,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大桥头屯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个月前我们村可不是这个样子,以前我们村垃圾成堆,池塘、水沟里垃圾随处可见。”王扬永说,村民曾经因为没有地方倒垃圾而半夜偷偷拿垃圾到附近的村去丢,为此还没少挨其他村村民的骂。如今美丽乡村的活动如火如荼,村民为了彻底改变村庄面貌。

    群众参与“清洁乡村”热情高

    “党中央,春风新,治环境,顺民心。高山村,山水好,要健康,靠环保。理事会,唱主角,民参与,众肩挑。基金会,管理好,共筹资,不等靠……”在玉林市玉州区高山村,“环卫三字经”被村民们广为传唱。

    自“美丽玉州·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高山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借助“三字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创作了一批“环卫三字经”,使“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理念真正入脑入心。

    巷道纵横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村小道通畅洁净……在陆川县平乐镇上八岭村,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垃圾处于放任的状态,村里生活垃圾、畜禽粪便随意丢弃。“农村不像城市有环卫工人专门清扫,日积月累的垃圾,让村容村貌遭到严重的污染。”上八岭村村民谭成文说道。

    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上八岭村实行门前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各家各户的垃圾由村民自觉集中存放在村道各个路口的垃圾桶,由环卫协会出钱请镇环卫站的清洁车来收集,每3天收集一次。如今,谭成文除了在家务农,还多了一个新身份——保洁员。据了解,上八岭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协会共有5人,正副组长各一名,两名保洁员,一名监督员。协会成员主要负责村环境卫生的组织、管理、监督等工作。

    容县容西镇祖立村通过“清洁乡村小广播”设置了“清洁乡村统一行动”、“清洁监督曝光台”、“惠民政策早知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定期开播,每次播发30分钟,由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轮流担任广播员。经过宣传发动,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自觉圈养牲畜,有效杜绝了牲畜粪便随地拉撒的现象。

    长效机制力促农村面貌改善

    为杜绝在清洁乡村活动中出现“一哄而上搞突击,一哄而散无人理”现象,玉林各地探索构筑起长效机制,确保这项活动落在实处。

    北流市民乐镇不断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通过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无害化处理模式,实现了垃圾“不过夜”。一方面抓好村级垃圾的收集。通过广泛筹集资金,在村里建设垃圾池和配备193个可移动垃圾收集箱,引导村民将垃圾分类投放,采取定期收集的方式,由镇保洁队统一收集到镇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转运。

    另一方面,抓好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投入近2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1亩,配套建设绿化、给排水、供电、消防等附属设施工程的镇垃圾中转站,招聘18名保洁员、5名司机,对全镇垃圾统一收运;同时,配套1辆大型转运车、1辆压缩车、3辆垃圾勾臂搬运车、3辆电动三轮车等设备,提高转运能力。全镇18个村(居)生活垃圾实行每日定人、定点、定时收集转运,由镇垃圾中转站压缩后运到北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目前民乐镇生活垃圾集中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高于70%。

    容县石寨镇还探索市场化运营破题“垃圾围村”难题。石寨镇对原有的农村保洁作业重新“洗牌”,对垃圾清理项目进行竞标,以低价者为中标,将全镇主要街道、农贸市场和12个村共50多个垃圾池的垃圾收集清运全权委托给公司。按照协议,村保洁员或村民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池后,由公司每天负责将垃圾收运到镇中转站,做到日产日清。实行垃圾市场化运营后,平均每个垃圾池每月清运费用仅130元,比原来280元降低了150元。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