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
低收入也能住漂亮房
每逢阳光明媚的下午,柳州市柳太苑的居民们就会带着孩子,聚集在小区里晒太阳、聊家常,平凡却温馨。柳太苑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小区居住着500多户家庭,其中有不少公租房租户。
50岁的王女士感觉住在这里很舒适。她原住在北雀路木材厂附近,全家和父母姐妹挤在50平方米的房子里。眼看着儿子快20岁了,全家人只好到外面租房子。他们租的是两房一厅,一家人总收入2000多元,却要付800元的租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2年,王女士的儿子在媒体上看到,像她家这样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公租房,一家人就递交了申请,没想到很快就得了指标。
让他们更加惊喜的是,推开新房的大门,里面已经进行了简单装修,不仅水电都已经装好,还安上了地板、刮好了腻子,只要摆上家具,一家人就可以入住了。这套6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每月房租只要400多元,比原来的房租少了一半,她高兴地称儿子立了大功。
王女士说,此前之所以没有考虑申请公租房,是因为公租房都集中在秀山小区、北祥新居等处,这些小区远离市区,而且小区环境不太好。
柳州市经济实用住房发展中心副主任钟盛介绍,原来,柳州市都是将廉租房和公租房进行集中建设,由于居住人群都是低收入家庭,给后续物业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低收入人群集中居住,容易脱离其他社会群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为此,近年来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小区内购买了少量住房,做为公租房出租给低收入家庭。
改制企业:
职工们不用做“夹心层”
2013年12月27日下午,胜利小区卢先生的家内已经洋溢着新年气氛,上初中的女儿正在剪着窗花,准备装扮她的房间。
2011年,卢先生搬家了,他的新房是在第15层的电梯房,站在窗口可以看到整个小区的全貌。这么好的新房是他以前不敢想像的。卢是华侨化纤厂职工,原来住在胜利小区单位的房子,一房一厅。企业改制后,他去了其他企业打工。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他希望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但由于收入不高,买新房的愿望迟迟不能实现。后来,胜利小区被划为柳州第二批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改造项目,按照1:1.2的回迁比例,他得到了面积70平方米的房子,不仅大大改善了住房环境,生活品质也有了很大提升。
记者了解到,柳州市不少企业的房子都是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其中不少住宅小区是大板房,设计、建造标准低,面积小,结构不合理,配套设备也不完善,且年久失修令房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群众要求拆除重建的意愿非常强烈。就象卢先生对记者说的,之前,自己谈不上有房也是这个原因,老房子的居住条件比外面不少出租屋还要差。象卢先生这种情况的职工为数不少,他们住着老旧房又买不起新房,将自己戏称为“夹心层”。
从2008年以来,柳州市政府实施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改造工程,已实施和兴园、胜利小区、仁和馨园(资料 详细信息 图库)等项目,涉及改制企业近百家,惠及全市上万户职工家庭。到2015年年底,柳州市将基本完成该市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作。
经适房:偏远不再是“代名词”
2013年12月28日上午,记者走进柳州市在建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壶东苑(资料 详细信息 图库),小区的6栋高层已经完工,正在安装电梯,明年这里就可以入住了。对于能抽中这里的房子,柳州市居民黄女士感到非常欣喜。
黄女士在社区工作,丈夫是一名老师,两人月工资加在一起不足4000元,如今孩子3岁了,考虑到孩子的读书问题,他们想在河东一带买房子,但7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均价让他们只能“望楼兴叹”。后来,听朋友介绍河东有经济适用房,夫妻俩就想着去碰碰运气,没想到竟然成功入围。对他们来说,最具有吸引力就是房价,均价在3300元/平方米,他们现在的工资收入刚好能应付,两人十分期待着能早日进新房。
其实不仅是壶东苑,位于桂柳路上的经济适用房小区——静兰小区(资料 详细信息 图库)地段也很好,附近待售的商业楼盘价格都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是经济适用房房价的一倍以上。
钟盛介绍,因为考虑到房价低,经济适用房以前大都建在城郊接合部,一来交通不方便,二来周边配套不完善,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不愿意买;即使买了房,也因交通、就学、就医等生活成本的增加,反而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不利于这个群体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适用房的作用,近年来,柳州市利用优势地段建设经济适用房,不仅可以控制周边楼价,同时也方便了中低收入家庭,让保障性住房的居住者享受同样完善的物业管理、医疗、教育配套等服务。
物业:优质“管家”工作负责
入住保障房的都是中低收入的家庭,那么,这些小区的物业管理标准是否也是中低档?记者在柳太苑小区了解到,虽然这里是经济适用小区,但物业管理水平一点也不含糊,2012年,柳太苑获得了“广西区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的称号,意味着这里的物业管理比不少商业楼盘都要规范。
这个称号获得不易,需要小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都同样规范。在柳州市安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承欢看来,与其花钱做门头,不如实实在在地做好小区的维护保养。记者在柳太苑里看到,小区里非常干净,楼栋的指示牌也很清楚,安装的门禁、监控探头一样不少。物业管理人员说,除了这些“面子”工作外,小区的“里子”工作也要到位。各项设施的维护尤其关键,比如将电梯、配电、消防、给排水、人防等设施按时按规范维护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才是真正为居民着想。12月28日,记者跟随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来到鲜有人光顾的配电房、水泵房,里面的设施设备干净整齐,管理制度全部上墙,门口处还细心地安装了“挡鼠板”,可见管理者之用心良苦。
在小区物业维修支出这一块,安和物业公司也不像商业物业管理那样总向居民“伸手”。近日,银海小区(资料 详细信息 图库)南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做了一项工作,将小区户外的栏杆、体育设施等重新刷油漆,作防腐处理,而这一块的费用,他们并没有向业主收取。据安和物业公司人员介绍,由于今年小区停车收费效益比较好,经过计算,物业将多出来的一部分费用用于小区的设施维修和养护,而并不是单纯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
刘承欢说,因为这些小区是政府工程,所以要更细致,不能只开发,不维护。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至今,共有银海小区北区、柳太苑、海馨嘉园(资料 详细信息 图库)、静兰小区获得“广西区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的称号。虽然住的是保障性住房,但中低收入家庭同样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保障房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廉租房、公租房、职工危旧房改造、经适房,柳州的保障性住房普及面越来越广。
记者从柳州市经济实用住房发展中心了解到,截至2013年12月,柳州市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15999套,开工率为104.1%;基本建成15147套,基本建成率104.5%;分配入住6258套(户),分配入住率131%,均提前完成广西下达柳州市的各项指标。截至目前,柳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已累计实物建房90425套(其中市本级79152套),542.55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8677户(其中市本级10485户),市级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为16.26%,基本解决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改善了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棚户区(危旧房)居民的居住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