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提高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共建美好家园


2014/2/12 16:07:40   来源: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字体:  】【颜色: 绿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玉林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目前,玉林市日产生活垃圾500多吨,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不仅使可再生资源得不到充分回收利用,而且占用大量土地,造成资源浪费,容易引发环境污染。实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引导市民改变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开展“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下面就如何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市民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正确树立市民垃圾分类的观念。

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不仅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习惯的转变,为此加强宣传,强化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借助市各类媒体的宣传影响力度,起到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可以通过电视台、广播播放公益片,各媒体报纸刊登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有关部门制作宣传手册,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扩展市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阐明生活垃圾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每位市民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市民潜移默化认知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二、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标准,以图文并茂形式标识垃圾箱,增强垃圾投放吸引力。

目前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分别利用蓝(可回收物)、绿(厨余垃圾)、灰(其它垃圾)、红(有害垃圾)四种颜色的240升分类垃圾桶,而且每个桶身上还对该类垃圾进行了细分,让市民一目了然,正确投放。同时,并在试点期间为小区居民家庭住户每户免费提供2个分色垃圾桶或分类垃圾袋,分别用于装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让市民更直观和便利的投放。

三、以各大类学校为突破口,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大学等适当开设环保课程,开展环保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从学生起,让他们从小有环保的意识,以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和社会,推行标准化垃圾分类管理,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如:在中小学校制作垃圾分类知识板报、设置展厅,经常开展主题活动,开展知识问答竞赛,让学生知晓垃圾的危害、分类的好处,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四、建立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强化垃圾分类工作推进。

 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外,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成立多个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可以在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每个街道每个社区建立垃圾分类志愿者宣传辅导站,让志愿者充当垃圾分类指导员,组织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工作,开辟生活垃圾分类“培训课堂”,开展“垃圾分流程分类卡”行动等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后,是如何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利用变废为宝及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的。同时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对垃圾分类工作出色的街道、社区、学校进行适度奖励或以积分兑换小礼品等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热情。

五、加快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市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根据市实际情况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和处理的政策,积极筹集资金,落实配套设施经费,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试点工作已经有序开展,重点推进家庭垃圾干、湿分离,鼓励居民将厨余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别放置并单独投放,逐步规范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收运体系。只有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制度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形成“人人支持垃圾分类、人人践行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苏莉莉)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