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5日,区内某媒体以《45米防洪堤竟成“豆腐渣”》为题报道了“南宁市防洪西明江堤防工程一段45米长的堤坝,在完工之后突然被一场大雨冲垮。”此文刊登后,引起了自治区、南宁市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6月26日上午,根据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批示精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礼新组织市委督查室、市政府办公厅督办科、市重点工程办公室、市水利局等有关领导,就堤路园工程西明江堤第五、六标段施工质量问题召开了现场分析会,邀请原区水利厅教授级工程师、现任区水利厅高级顾问廖世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焕林、珠委南宁设计院副院长韦荫新、高级工程师岑允元参加。
调查结论:存在质量问题的部位是堤防岸坡坡脚的护岸齿墙,不是防洪大堤
经过与会人员实地勘察,存在质量问题的部位是位于邕江河段原罗文纸厂上游,堤防第五、六标段结合部的岸坡坡脚的护岸齿墙,而不是防洪大堤,而且齿墙与防洪大堤的水平距离有50多米,出现问题的齿墙没有被雨水冲垮,齿墙基础没有发生位移。
有关媒体报道的“堤防第六标段齿墙出现裂缝”,现场勘察没有发现。
堤防第五标段施工的两段各长15米的齿墙迎水面看到的纵向裂缝,实测裂缝总长约14米,最大宽度为4至6厘米,裂缝位置距离齿墙顶约1米。施工单位已对其中一段齿墙表层进行部分拆除,对拆除部位观察发现,砌体砂浆基本饱满,局部有少量的空隙,未发现“透风墙”。现场发现,砂浆表面有被雨水冲刷过的痕迹。对砌体中的砂浆强度进行检查,未发现有“手捏即碎”现象。
经初步分析,齿墙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在砌筑完毕后没有及时按设计要求全部回填墙背的砂砾石,遇大雨时,护坡上的雨水涌入导致局部砌体失稳。表面砂浆松散是由于施工单位没有采取防雨保护措施,砂浆尚未凝固即被雨水冲刷带走水泥所致。
水利部门:齿墙出现裂缝,属雨季施工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6月28日,南宁市水利局局长蒙天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蒙天森说,作为西明江堤工程建设业主,水利局对西明江堤工程建设高度重视,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专门成立了西明江堤堤路园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总工程师室、工程技术组和现场管理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指挥部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一是制订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二是坚持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坚持每月一至二次的质量讲评会;四是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进行通报和处罚;五是建立工程质量周报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每周向指挥部书面报告。聘请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实行监理,要求实行旁站式监理和见证取样。
对于西明江堤护岸齿墙出现的质量问题,指挥部紧急采取如下措施:近期再次组织更强有力的施工质量检查组,对西明江堤路园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对存在的任何质量问题决不放过,对涉及质量问题的当事人和施工、监理单位要严肃处理,确保堤路园西明江堤建设按预期目标推进。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检查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作出保证,并制订质量层层保证措施。责成堤防第五、第六标段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重点整改,整改完成后要写出书面报告。
《45米防洪堤竟成“豆腐渣”》的报道出来后,有市民担忧:“雨水都顶不住,还能防洪水?”,对此,蒙天森解释说,报道中所提的“防洪堤”实际上是防洪堤附属护岸工程坡脚的浆砌石齿墙,距离防洪大堤有50多米。堤防第五、第六标有3段齿墙出现裂缝,属雨季施工中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堤防六标段齿墙裂缝于6月14日发现,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当天即下达整改令,通知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返工处理,6月19日已完成。堤防五标段齿墙裂缝是在6月17日上午发现,当天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即通知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返工处理,施工单位已拆除部分砌体,由于受降雨影响,目前返工工作尚未完成。而整个西明江堤的防洪堤工程质量是有保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