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南疆国门城市崇左建设一流边城创下七项第一


2006/8/7 15:49:32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7月25日,自治区召开上半年经济工作汇报会,边城崇左市有7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广西14个市中增幅第一,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名列第一。自治区领导对此充分肯定。

  走马崇左,眼见为实,那千里关山也真是日新月异,令人刮目。其亮丽的国门国道、新潮的市区建设、超常的发展速度、一流的边城追求……使人振奋,叫人难忘。

  口岸设施瞄准一流

  来到举世闻名的友谊关,突现眼前的是繁忙的工地,崭新的布局。

  去年从关楼往南三四十米,西面还是几间联检平房,房前是一条既弯又陡的三级油路,路的东面是几十米深的荒沟。

  如今,联检平房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高大气派、设施齐全、电子装备、建筑面积为原来好几倍的新联检楼。楼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走进宽阔、通透的联检大厅,一队出境者分别从几个通道穿行,经过国内最先进的“梅沙”(电子设备名称)系统检验,每人“过关”不到半分钟。

  原来的三级油路已成宽阔的大街;几十米深、数千平方米的荒沟已被填平,正在建设花圃、喷泉,打造亮化、绿化、美化的友谊关广场;广场东面是穿山而过的双向四车道的南友高速,这是广西第一条,也是我国通边少有的全程使用沥青混凝土作路面的高速公路。在零公里处仰望国门,友谊关宛如平膝而坐的巨人,雄伟的关楼更显中华风范,城门上陈毅元帅书写的“友谊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充满绿意美感的广场点缀下,更显热情友好的深刻蕴涵,令人不由吟起杜甫《客至》中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诗句。

  沿着穿山而过的高速公路进入友谊关,也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工地。总投资12亿元、占地120公顷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4月动工建设。其中投资2.6亿元的一期工程是服务10月在南宁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点项目。其中的友谊关前置核放区、进出口货物通关服务区(海关监管区)、进出口货物候检区、配套路网工程及绿化景观工程等,正以8天一层楼的一流速度推进。到10月一期工程竣工,友谊关将成为全国第一个电子口岸。

  “到时过往车辆只要开过关口就自动检验了,再也不用人猫到车下车上瞄来瞄去。”崇左市交通局局长陈铭全兴奋地说,“电子口岸的开通,通关速度和能力将几倍提高。”

  友谊关电子和物流等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凭祥市62个项目动工。其中浦寨边贸区投资1亿多元的13层高的浙江永康五金商贸城正在装修,10月份将部分营业;弄尧边贸区的广东商贸城正建好推出266套铺面招租……今年的凭祥,仅每天燃料用油一下子就从5吨猛增到30多吨。

  可谓关山处处生巨变。该市的宁明县爱店、龙州县水口、大新县硕龙等口岸都鸟枪换炮,新建了联检大楼,硬化了货场,拓宽了道路,增加了设施,方便了通关,提高了效益。

  崇左市商务局局长、口岸办主任梁振云提供了一组喜人的数据:2005年该市口岸建设完成投资6200万元,是建市前的2002年的30多倍。2005年该市国贸进出口4.95亿美元,出口4.11亿美元;边贸进出口41亿元人民币,出口32亿元人民币;出入境人数91万人;这些指标均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国贸出口已连续3年跃居广西第一。今年上半年,该市国贸边贸同比又增29.95%和41.92%。

  崇左建市3年来,祖国南疆的国门国道在整个东盟国家的形象真正是树起来了。

  城市建设追求一流

  进入友谊关,驱车在去冬开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南友高速公路上,噪音小、颠簸少、视觉好,加上两旁勃勃生机的红棉树,感到特别安全舒适,难怪人们誉之为生态路、精品路、示范路。不到一小时车程,便到了南疆国门城市崇左市区。

  下了高速往北走,便是双向6车道的石林大道,从石林大道中段往西1000多米,是雄伟壮观的崇左市行政中心主楼。

  主楼坐北朝南,背靠龙峡山,前面是市政广场和市民公园。东西总长406米的主楼造型酷似对称梯形,中间是六七十米宽的门楼市民大厅,高9层46.6米,两边依次是党委、政府办公区高七层,人大、政协办公区高五层。主楼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5万平方米,外墙装贴灰白色大理石,总投资两亿元左右,显得格外大气。据说这是目前广西单体建设的最大项目,其市民大厅中的预应力张拉梁的支撑高度和跨度均达37米,创广西之最。其规模与档次不仅在广西,而且在中国边境也堪称一流。

  崇左市建委主任邹耀平介绍说,就要这样的形象。主楼设计向全国招标,选全国精华。崇左地处祖国南大门,要建一流边境城市,要有一流的行政中心,体现国门形象,并起到稳定人心、坚定建设崇左市信心的作用。

  沿市政广场33级台阶走上主楼市民大厅,但见二楼上的五层楼高的南北通透的门框酷似国门,显得格外庄重、大方与开放。长60米、宽50米、高25米的市民大厅充分体现亲民性。崇左市建委副主任莫海荣说,大厅用于展览发展成果和公开政务等,向广大市民开放,是市民知政赏美同乐的好场所。

  记者在主楼转了一圈,深感其新潮更体现于内在的生态、环保、节约、亲民、务实、高效和资源共享等精神。

  庭院式的主楼各办公区均有天井和内庭绿化,每层都有休闲交往的绿色平台,加上主楼背后是后花园龙峡山,前面是极富生态的市政广场和市民公园,使主楼处处可见青绿。

  主楼的门面和会议会客场所为树形象相对豪华,但办公室极为普通和实用。这楼不仅是5家班子领导的办公地方,还有20多个职能部门的办公室也在其中,是名副其实的行政中心。有了该中心,什么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的办证大厅已不用再建。

  在不少地方,建十层八层的普通住宅楼,拖个三四年已不见怪,而偌大的行政中心仅两年两个月便搞掂了。为了此,市委书记罗殿龙经常到工地现场办公,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建委主任邹耀平忙得只能把记者的采访安排在午饭时间;建委副主任莫海荣也天天到工地,一连3个“五一”黄金周都泡在工地……以艰苦的精神,创一流的业绩,谁不肃然起敬!

  发展速度跃上一流

  往崇左方向行进,南友高速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好一派车流、物流、资金流。该路于去年10月份开通,比计划提前了17个月,把南宁到崇左的车程由3个多小时减少到1个小时左右。

  崇左市区北面的山脚去年还是荒草乱石,如今崛起了一幢幢漂亮的公务员小区住宅楼。另外两个小区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2000多名南下崇左的原南宁地区的干部,在短短的3年时间,陆续住上崭新而现代化的楼房。

  城东是壮观的10公里的石林大道,大道两旁是10平方公里的城南新区,堪称广西目前最大的在建工地。中建五局等几十个全国一流的建设队伍在这里大兴土木,有10多条道路在建,10多幢大楼在竣工和开工之中。

  短短的1000天,崇左人为落实自治区关于建设一流边境城市的决策,闪电式地打响了三大战役,上了八大工程。

  第一战役是规划。早在2001年,即建市前两年他们就开始规划,请国内知名的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流的专家来全面科学规划城市总规、详规,同时还开展了路网、电网、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旅游、口岸、物流等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划,仅规划就投入了1000多万元。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图者失。“搞规划看起来耗时,但实际是事半功倍。”邹耀平感慨地说,“崇左建设之所以既快又好就是得益于先搞好规划。”

  第二战役是征地。天下第一难,以前数计生,如今数征地。然而,崇左规划早、行动早,很快在国家控制土地的政策下达前,就获批了2100多公顷土地的批文,这为城市的开发建设创造了先决的条件。有了土地权,还须征到手。为此,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队深入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完成征地2000公顷左右,储备了约三四十亿元价值的土地,基本满足了到2020年城市达50万人口的发展用地。这相当于起飞有了足够的跑道。

  第三战役是项目。仅城建就抓了八大工程:一是加快建设公务员小区,把干部的心稳下来;二是加快建好行政中心,把形象树起来;三是建设石林大道,把城市的中轴挺起来;四是改造旧城区供水管网,让近期用水足起来;五是新建丽江水厂,将城市日供水能力由1万多吨增至10万吨,使远期用水多起来;六是推进有13条道路的城南新区路网及绿化、亮化、美化建设,把城市的框架搭起来;七是建设市政广场,让城市的客厅亮起来;八是支持驻市的中直区直和市直机关办公楼建设,让城市的建筑雄起来。

  到8月6日3周年市庆,这八大工程除第八项外,基本上已完工。3年城建通过各种办法自筹,投入了10多亿元。另有供电系统投资7亿多元,实现供电量和供电能力双翻番;还有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旧城改造,这又是一个大手笔……

  如今的崇左正如花季姑娘,美起来了:市区跑起了现代巴士;各色各样的的士从无到有;全市运营班车已由2002年200多个班次增至1000多个,并将班线延至越南的谅山和高平;年用电高达14亿千瓦时,比建市前的南宁地区还多10亿千瓦时;建市前的南宁地区接待办每星期接待来宾两三次,今天的崇左市接待办每天接待多达十几二十宗,2005年就接待各方来的领导3万多人次,其中省级130位,真是贵客多,人气旺;佛子屯的农民蒙一光进城开三轮拉客,妻子开起了小卖店,收入比种田多好几倍。如今的崇左,开始有了家政服务,有了房地产等,城镇化水平达到22%,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

  崇左的边关变了,市区变了,各县各乡各行各业也变了。建市3年来,该市完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多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0倍,超过了建国以来交通建设投资的总和。建市前该市7个县市区只有两个县通二级路,如今全部通了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中心城市到各县市区实现了“一小时交通经济圈”。

  2005年该市GDP、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建市前的2002年增长48%、67%、136%和28%。今年上半年该市又创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幅6个广西第一。

  2005年,崇左市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8.5%减少到4.8%。城镇居民月收入比建市前提高了30%多。

  发展理念咬定一流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崇左市的快速发展,首先就得益于强烈的一流边城的追求理念。

  早在2003年7月6日召开的崇左市委一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罗殿龙、市长张秀隆(今年初调任桂林市长)就掷地有声,号召全市人民不辜负中央和自治区的期望,勇创一流业绩,把崇左建设成为边陲璀璨的明珠。

  崇左建市虽然条件差,基础较薄弱,但崇左人民真是奔着这一流的目标,尽了一流的努力,作出了一流的奉献。

  记得建市初始,有人建议搞个过渡期,待崇左建好办公楼和住宿楼后再把市直机关从南宁市搬过去。市委和四家班子统一思想,一致认为崇左建市是中央和自治区为优化广西生产力布局,推进边境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桂西南人民的共同愿望。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背水一战迎难而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条件好了再搬,那不是创业,而是去享受,将很难热爱崇左,建好崇左。

  “猴子砍断尾巴,回不了山,才变成人呀!”市四家班子齐心协力做出表率,硬是顶住泰山般的压力,把2000多干部从条件优越的首府带到了条件艰苦的崇左创业,创下了广西撤地设市的多个快:召开市党代会、人代会,搭建班子快;新市的牌子挂得快;与原机关所在市交接快;城市总体规划获自治区批复快;迈开建市的步子快;干部队伍成长快,等等。

  一流的追求理念,一流的创业精神,往往创出一流的业绩。3年来,崇左市既做好大量的安置干部、稳定干部的工作,又抓好其它工作。他们在党建中,把支部建在屯上的经验;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推行“一句话承诺”的经验;在村级“两委”选举中,实行“公推直选”的经验,等等,纷纷被推向全区,推向全国。去年该市还被评为“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有7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沼气入户超过57%,领先于全区,高过全区平均数23%;把崇左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加工基地和剑麻种植加工基地,并培育起最有希望的锰产品深加工基地……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