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图文]南宁“第一路”频频被“刷新”


2004/10/22 8:02:11   来源:八桂都市报
【字体:  】【颜色: 绿 】 

        □都市报记者 方东云/文 梁枫/摄  蒙海/摄  游拥军/摄

         每一个城市往往习惯于把最重要的道路称为“第一路”,有客人来了,老百姓也乐意带着去见识一下。这时,“第一路”就是一种骄傲,更是人们对所在城市的信心。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前夕,南宁人用来迎接东盟乃至世界各国客人的除了民族大道、堤路园外,还有刚刚新建、“美容”完工的多条城市大道。只不过,如今人们已经很难说清,哪一条才是南宁的“第一路”。

        是堤是路更是园

        柔和的灯光下,老人沿着宽阔的道路闲庭信步、年轻夫妇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恋人则坐在榕树下喃喃细语……这休闲、浪漫的一幕是10月20日晚记者在堤路园看到的。

        “堤路园绝对称得上是一条美丽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当晚,邕江堤岸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建辉带着记者堤路园上漫步时自豪地说,整个邕江北岸堤路园有民生广场、凌铁村休闲广场(暂定名)、中兴广场(暂定名)、心圩江广场(暂定名)、城东广场(暂定名)、华侨学校对面广场(暂定名)等10个休闲广场及许多小型休闲公园和园林小品。

        张建辉介绍到,作为“新世纪头号工程”的邕江两岸堤路园工程,不仅体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也承载着市民对政府的殷殷期盼。投资8亿元的堤路园一期工程自去年10月投入使用至今,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堤路园带来的好处:便捷的交通线使原来驾车从邕江一桥到中兴大桥必须花的近半个小时缩短到10分钟左右;现成的滨水景观带更是引得众多市民扶老携幼前来观景、休闲。

        “总投资约23亿元的堤路园二期工程将于10月26日投入使用。”邕江堤岸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农主任介绍说,堤路园二期投入使用后,江北东堤、江北西堤、西明江堤将和已建成的江北中堤连成一体,形成贯穿邕江北岸的交通干线和防洪体系;而江南堤路园也已开工建设,明年10月20日正式建成通车。到那时,“堤”的防洪功能将达到50年一遇,待右江上游百色水利枢纽建成后,还可以抗击百年一遇的洪水;“路”则成为东西向38米宽的6车道交通干道,极大地改善城市交通功能;沿岸的景观建设将与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结合起来,邕江两岸成为新的风景线,宛若一个大公园。

        民族大道

        森林通道引人傲

        既便是三九严寒,北国花木凋零之时,南宁市民族大道仍然呈现郁郁葱葱的迷人景观。

        民族大道全长11公里、宽近100米,原来道路两旁的绿化已初具规模。2002年2月,南宁市委、市政府大胆构思,提出了营造城市“森林通道”的设想,得到市民的大力支持。当年8月28日,经过7个多月的施工改建,民族大道城市段景观亮化工程提前一个月竣工,并于当晚全线点亮了4000多盏造型新颖的路灯。夜色中,脱胎换骨的民族大道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目前,总面积为27.8万平方米的民族大道绿化面积已达到9.2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3%。

        昨夜,记者又来到民族广场,只见广西科技馆门前,不少老年人正翩翩起舞;民族广场上,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玩耍。趁着一名跳舞的老人休息时,记者与她聊了起来。这位老人说,由于她家就住在附近,所以她来这里锻炼、跳舞已经几年了。原先这里的路面凹凸不平,大家跳舞时常有个磕磕碰碰,还要自己带电筒等来照明。现在,民族大道两边平平整整,不仅安装了新式路灯,还在绿化带的草丛中和绿树上都安装了美观的灯饰,每天到这里游玩、锻炼的人络绎不绝。

        据了解,民族大道目前安装的各种新式路灯有7大类,包括景观灯、彩卤灯、庭院灯、草坪灯、地灯、水池灯及小品艺术灯,其中五彩缤纷的彩卤灯数量最多,达到2000盏。此外,民族大道亮化工程还别出心裁地在民族宫、新民立交桥等地点专门安装了6个灯光小品。灯光、雕塑、建筑、绿树、草坪交相辉映,夜色中的民族大道成为魅力四射的不夜天。

        快速环道

        壮乡首府第一环

        从来没有一条道路的开通,能像快速环道这样引起南宁人的空前关注。2003年4月,全线基本建成通车的快速环道不仅吸引来“有车一族”纷纷开车去“爽“一把,还成为市民出游的一个新景点,不少单位或群众就曾经包车游览过快环。

        南宁的快速环道于1994年开工建设,经过三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建成通车。该工程总投资30.97亿元,分东南西北环,全长40.15公里,有桥6座,其中互通式立交桥2座、分离式立交桥4座,通道8处。全线道路红线80米、路幅宽60米,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为南宁市的交通大动脉,快速环道的建成通车大大缓解了南宁市的交通压力,优化了全市公路运输网络,提高了城市道路功能,还对带动快速环道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完善南宁市作为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人曾做过一次实验,以前从江南到城北穿城需要1个多小时,而快环开通后只需20分钟。更为重要的是,南宁的第一条内环线的建成,使整个城市的区域格局为之一变,以往区域的差距被极大缩短,由此带给市民的心理感受也大改变。

        快速环道不仅闻如其名,以快著称,它还是一条绿色环廊:3条绿化分隔带和两边各10米宽的绿化地,使全路绿化率达到30%以上。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的提议,路两边控制绿地已预留50米宽,依此建设,更使全路绿化率高达50%,成为“中国绿城”的独特景观。

        环城高速

        一环六射显枢纽

        在快环通车后不久,即2003年12月,南宁环城高速公路又建成通车。该项目于2001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9.46亿元人民币,分3个组成部分:一是三岸至良庆段,长12公里,它是南北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已于1998年建成通车;二是三岸至西津至安吉段,长19公里,它纳入河池水任至南宁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三是安吉至石埠至沙井至良庆段,长49公里,纳入湖南衡阳至云南昆明国道主干线南宁至坛洛段。这三部分环绕南宁市,组成了环城高速公路。

        该工程按计划工期是2004年12月建成,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努力,整整提前了一年建成通车。至此,以南宁为中心的“一环六射”(“一环”指南宁环城高速公路,“六射”指南(宁)柳(州)高速公路、水(任)南(宁)公路、南(宁)百(色)高速公路、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南(宁)北(海)高速公路、南(宁)梧(州)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南宁的区域性公路交通枢纽地位愈加突显。其中,作为南宁乃至广西的形象工程的南友高速公路吴圩机场高速公路,北起南宁快速环道南站大道西段与富广大道交叉口,南至吴圩机场,总投资7.2亿元,全长21.458公里,车速可达120公里/小时。被称为广西等级最高、建设质量最好、建设速度最快的高速公路。

        “一环六射”的交通格局还使南宁东承广东、西启云贵、北连湖南、南接东盟,构筑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以及西南出海大通道中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是中国通往东盟最近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后 记

        南宁的“第一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频频刷新。其实,“第一路”只是人们形象的叫法,城市交通也不是靠一两条道路就能解决的。但正是这“第一路”的变迁,让人感觉到南宁整个路网的大发展,折射出南宁道路建设标准随着现代需求和城市发展不断加快。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