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玉贵走廊”城镇带建设
全面推动我市城镇化进程
贵港市建设局
城镇化是一项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战略性选择。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近年来,根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决策,我们以“玉贵走廊”城镇带建设为重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以贵港、桂平、平南和覃塘四大城区建设为中心,以“玉贵走廊”沿线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镇公用事业和企业的改革,加大市容镇貌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为城乡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我市城镇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我市的城镇构成为:四个城区(即贵港市中心城区和桂平、
平南、覃塘三个城区)、85个乡镇,其中51个建制镇、6个城关镇、28个乡级集镇。主要沿南梧公路、玉贵公路等主要公路及西江干流分布。其中,位于“玉贵走廊”城镇建设带上的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0.7%。2000年度,我市城镇化水平为20.83%,去年年底达到23.76%,其中,玉贵走廊经济带城镇化水平达到30%。
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成效体现在:
1、市中心城区建设全面展开,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我们先后组织完成了城北新区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郁江滨水地区控制性详规和一批专项规划、小区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蓝图。通过加大城建融投资体制改革,吸引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城市建设,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新世纪广场公园、西环路、南环路、中山北路、友谊大道、建设西路、江南大道、10万吨龙床井水厂、南山风景区改造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完成,长10公里的金港大道改造工程正在抓紧进行。亮化工程全面实施,提升了城市形象。日处理400吨的垃圾处理场已完成30%的工程量。城西污水处理厂正在抓紧筹建之中。东湖整治和郁江“路、堤、园”三位一体综合工程,已完成规划成果与拆迁调查,即将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安居工程、世纪花园、港宝商贸城、湖畔人家等十几个有规模、上品位的商住小区,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项目。刚刚结束的全区住宅与房改工作会议,与会的各市代表对贵港市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2、三大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发展。桂平、
平南和覃塘三大城区,作为我市的副中心城市,近几年在修编完善城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都抓紧做好有关小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包括道路、供水、排水、防洪、路灯、园林绿化等,城区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3、小城镇建设效果明显,为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除四个城区之外的79个城镇,在县域经济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各乡镇在80年代进行粗线条规划之后,普遍抓了规划修编,部分城镇进行了第三轮甚至第四轮的修编。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如硬化道路、绿化美化,铺设供水管道,建设农贸市场,开发商住小区。2001年至2003年底止,全市小城镇共完成建设投资6.34亿多元,其中:住宅建设4.86亿元,公共建筑9451.2万元,生产性建筑1570.9万元,公用设施建设4287.12万元。公共设施建设又以道路与自来水建设为重点,分别占公用设施建设投资的60%、10%。目前,全市79个小城镇自来水的普及率达到92%,受益人口36.32万人。
二、几点经验体会
这几年我市城镇化建设与近年“玉贵走廊”建设,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进一步明确城镇建设的战略思想,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大战略统筹抓好,依靠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四个突破,走出了一条我市城镇建设发展的新路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实践证明,小城镇能否建设好,
关键是看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所以,要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抓好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在城镇规划上始终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超前规划;二是坚持统一规划;三是坚持科学规划;四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二,强化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四大城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地位,并重视抓好示范镇、重点镇和新村建设,发挥其辐射与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城乡建设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各城区和个乡镇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各城镇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强求类同。工业与乡镇企业基础好的可以发展工业城;处在交通要道的则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大搞旅游城镇,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四,大力推进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依靠体制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
第五,强化管理,把小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一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强化市容市貌综合治理;三是强化城镇执法管理。通过积极开展“南珠杯”、“荷花杯”竞赛活动,加强城镇综合整治,有效治理“脏、乱、差”,提高城镇环境质量。
三、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我们在肯定城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有:①经济基础薄弱。传统农业长期主导我市农村经济,农村结构调整步伐慢;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发展也不平稳;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困难。②部分乡镇规划滞后,必须及时进行规划修编。③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市中心城区的老城区改造刚刚起步,在港南城区投入偏少,建设步子慢。桂平、平南、覃塘三个城区的城市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些小城镇仅有一两条硬化道路,路灯、供水、排水、环卫设施较差。此外,还有管理体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城镇化进程,为县域、市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重点是把握好六个方面:
一是提高对城镇化的认识。城镇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举措。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充分认识和看待城镇化问题,通过推进城镇化来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城镇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是一切工作的龙头,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区域为平台,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规划的制定要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三是抓住中心与重点,发挥四大城区与重点镇的辐射、带动与示范作用。今年几年,中心城区重点抓好7平方公里的城北新区建设和5.5平方公里的港北新区建设,及江南新区的开发建设,有步骤地逐步进行旧城改造。当前抓好金港大道10公里的拓宽改造,新区5条道路、旧城区4条道路改造,同时抓紧新区6个专业市场及文化广场、江南广场、南山公园、火车站广场,以及港北、港南、覃塘行政中心中心建设,明年底前基本完成19幢高楼建设,并加快东湖治工程与启动郁江两岸堤路园工程。桂平、平南要抓好城区建设,并充分利用好国家、自治区关于小康示范镇、重点镇的优惠政策,抓好我市2个全国重点镇、2个全区小康示范镇和11个全区重点镇的建设。对“玉贵走廊”城镇带的所有乡镇,我市也初步制订了一些政策,各乡镇要充分运用好,带动城镇与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是树立经营城市的观念,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充分运作好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和其它经济要素,实现城市建设投入的良性循环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盘活土地资产,利用房地产资源进行项目融资,争取国债与银行贷款,扩大招商领域,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建设等。
五是认真贯彻这次全区住房与房改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与加快城镇住宅建设,提高城镇接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六是创新制度,改革政策。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包括户籍、土地、就业、社保、财政、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改革与清理,使进城务工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关系的调整,扎扎实实地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
2004年6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