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GDP以及财政收入等数字,可以很直观地显现这个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然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让市民感受最直接的,往往是路新修了几条、桥新建了几座、城市的面貌有多大改观、老百姓的生活是否越来越方便,等等。这些变化更能让他们触摸到城市跳动的脉搏。
到2002年10月,桂林进行的数年大规模城市建设改造已是战绩辉煌——新解放桥大放异彩,改造后的中山路宽阔平坦,“两江四湖”移步换景,处处佳作……美丽的桂林以崭新的面貌让人们赞叹不已。
在2002年10月召开的桂林市第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莫永清说:今后的五年,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速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话、鼓实劲、干实事、创实绩、求实效,每年都要办成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2004年和2005年,桂林进行了城区百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
2004年,桂林市共投资7200万元进行了65条小街小巷的改造,改造道路的总长达到20公里,拆除违法建筑46000平方米,新铺雨水管和排污管25公里,完成供电等线路改造10公里,新装路灯758杆(盏),增加绿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
2005年,桂林市加大了小街小巷改造力度,投入资金达1.04亿元,改造道路总长达30公里,面积45万平方米,改造的道路达107条。
两年下来,全市投入近1.8亿元,共完成了172条小街小巷的改造。
小街小巷的改造让市民房前屋后发生了变化:路平了、宽了,小区整洁了、漂亮了,新增的绿地和体育锻炼设施备受人们喜爱……七星区三里店的将军塘,由原来的一个臭水塘变成了风景秀美的新景观。象山区的虹桥小区,过去由于排污不畅,有几栋楼的居民常常被粪水、污水困扰,现在小区面貌一新。
老百姓拍手叫好,他们给政府、给建设指挥部、给建设者们送上一面面锦旗。
桂林市近年来在重点解决群众生活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当中,特别突出了一些街道的内涝整治。
2003年11月,建干路改造工程动工。全长1.3公里的建干路,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路窄车多,两边摊点杂乱,过往行人和居民深受其苦。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程列入桂林市2003年的“双百工程”,总投资达到2600万元。工程中共完成了6000米供水管、雨水管、排水管和燃气管等管道的铺设。
2004年5月,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总投资近1900万元的甲山路内涝整治工程完工。修葺一新的甲山路全长1.57公里,路面由原来的6米扩展到9米,新铺设排污管2000米。
2004年底,作为市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工程——燕京啤酒(桂林漓泉)片区内涝整治工程动工。2005年7月工程完成建设,共铺设直径1.5米到1.8米的排水管道1780米。在2006年5月和6月的几次强降雨中,排涝工程开始出力,再没有让啤酒厂片区发生内涝。
2006年6月,经过一年多建设,市重点工程芦笛路排涝工程竣工。工程总投资近3000万元。在工程中拆除了4700平方米违法和临时建筑。在这条宽26米、全长1700米的路上,新铺设雨水管、排污管和给水管近4000米。
此外,2005年,桂林市还完成了民族路的排涝工程,更新水泵机组3台,新铺设管线400米。
2006年2月20日,当小东江边上的桃树刚刚挂红的时候,附近施家园片区的综合整治工程开工了。这是2006年桂林市第一个开工的建设项目,也是继桂林市百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之后又一项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
施家园片区住着居民1.5万余人,其中还有农户240多家1000多人,是典型的城乡混居区。因为历史的原因,该片区的开发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到位,没有规划绿地,没有停车场,没有公厕、垃圾转运等配套设施,雨污混流,内涝严重。到今年8月,施家园路上1200多米的排污管基本铺设完毕,另外三条排向小东江的排水管也完成了工程建设。今年底,整个工程可基本结束。
路接桥、桥连路,在桂林市进行道路改造和建设的同时,几年内又新建了几座大桥。
当2005年新年到来的时候,桂林的新桥也通车了。副市长潘建民在新桥重建工程的竣工典礼上说,这个工程是2003年桂林市的“双百工程”之一,也是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这个工程既是便民工程,又是景观工程,因为它对于优化小东江和周边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当新桥完成建设的时候,另一座投资2700多万元的大桥在人们热切的目光中开始建设。2006年3月16日,桥长64米的宁远桥将原来隔江相望的民主路和雉山路连接了起来。宁远桥宽26米,双向四车道14米宽,两边的非机动车道共6米宽,两边人行道宽度均为2.5米。
一位副市长在宁远桥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为拓展桂林的城市空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通往广东方向的桂林—梧州高速公路,通往湖南方向的桂林—黄沙河高速公路,桂林环城高速公路,都在建设之中。这些对于完善桂林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络,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日历翻到2006年8月的时候,位于虞山大桥北面2公里处的南洲大桥——桂林市区漓江上的第五座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已经接近尾声。这座有着浓厚现代气息的曲线独塔双索面对称斜拉桥,将成为东二环路上的枢纽。南洲大桥必将成为桂林又一个标志性建筑。这项工程是自治区和桂林市的重点工程。大桥全长1120米,概算总投资达到2.86亿元。到今年8月,从大桥承台算起、高达78米的两个主塔已经封顶。当2007年春节到来的时候,南洲大桥将建成通车。
修路架桥谱新篇。桂林这座美丽的城市,正在我们的目光中变得更加美丽。桂林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的民心工程,就这样不断地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群众的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