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山,林海茫茫,绿风吹拂。上思全县林地面积多达26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3%。该县从1999年开始实施绿色工程建设,全县共完成绿色工程建设6.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目前的61.26%。其中,林地绿化率达96.2%,公路宜绿化地段绿化率达91%,库区宜林地绿化率达97%,基本实现了主要河流两岸及大中型水库集雨区、乡级以上公路两侧各宽1公里的宜林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使全县森林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科学设计 “三江九路”绿带飘
河流遍布,两岸满是绿色飘带;道路如网,沿途尽是青色画卷。
工程刚启动,上思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就规划好全县的绿色画图,县林业部门聘请专家制定出了详细的绿化方案,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把全县“三江九路”(三江即:明江、公安河、平福河,九路即:上邕公路、上思扶隆公路等九条公路)和“两库”(即那板水库、凤亭河水库)确定为绿色工程建设对象。在设计过程中,绿色工程领导成员和全体技术人员不畏艰难,深入到每个山头地块,进行实地踏查、勾绘,对树种选择、整地、造林密度等都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确保了绿色工程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的科学性、效益性和可操作性。
鼓励社会参与 促进农民增收
工程庞大,农民群众是建设的主力军;绿色尽染,首先受益是农民。
绿色工程主要投入是靠土地使用人,但大部分群众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林业经营,这是个难题。对此,该县采取因人制宜的绿色工程造林方式,即对于有能力独立经营的农户,发动他们种植投资少的马尾松,成林后可采割松脂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拥有连片的荒山或疏残林地,但缺乏造林资金的农户,就采用农户+公司的办法,即动员农户以荒山为本与外来企业合资造林,或出租土地给外来企业造林,让外来企业种植投入成本高的速生桉。目前,全县有7826户农民与外来企业联合造林。
该县还对在规划绿色工程范围内进行造林的群众,提供部分苗木,对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造林地,优先签订退耕还林协议,大大提高了林农造林的积极性。该县还大力宣传绿色工程建设,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绿色工程建设,使群众受益,加快群众致富步伐。
确保造林质量 加快生态建设
质量为上,指导培训抓进度;齐心协力,千山万水披绿妆。
每一棵树苗,都是绿色飘带的根基。几年来,该县在树苗播种、苗床管理等各环节加强技术指导,并做到“定点育苗,定向供应,签订合同”的方式,保证了绿色工程建设用苗的质量和数量。该县绿色工程造林还选用了防护功能和生态功能较好的树种,突出了地方特色。如上邕公路线路绿化,该县选用速生良种桉进行绿化,成活率高、生长态势良好,造林当年就可郁闭成林,绿化率达到91%,不但能控制上邕公路两旁的水土流失,也为该县添加了一条绿色飘带。
造林成活率的高低,造林后能否成林,关键是造林的质量。在绿色工程施工过程中,该县及时了解造林工作人员生活和施工进展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广大技术人员也不辞劳苦,坚持深入到工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核查,对没有造林经验的群众,先进行造林培训,再实地手把手的教,以保证造林的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