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茵的草地上,鲜花绽放,几位老人正和着音乐节拍打太极拳;宽大的娱乐室里,老人们有的看电视,有的翻阅书报,有的下棋……倚躺在凉椅上静静收听收音机节目的86岁黄润高老人由衷地对笔者说,“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这些孤寡老人住得好吃得好,没有后顾之忧,日子有滋有味。”这是9月初笔者在扶绥县昌平乡采访时,在该乡敬老院看到老人们无忧无虑生活的场景。
近年来,昌平乡努力实施五保户集中供养工程,大力建设敬老院和五保村,解决了五保户对象的居住和集中供养问题。目前,该乡已投入资金75万元,先后建立了1个乡级敬老院和5个村级五保村。由于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昌平乡民政办被自治区评为“2005年自治区先进民政办”。
建起敬老院 营造温馨家园
昌平乡敬老院于2003年9月建成使用,建有一栋总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的综合楼,安排18位五保户老人居住。综合楼内宿舍、图书室、娱乐室、健身室一应俱全。敬老院内绿草铺地,槟榔点缀,环境幽雅。院内还特意留出一片菜地,让老人们闲暇时种点花生、黄豆和青菜,饲养猪、鸡等家禽,不但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每年还有5000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敬老院内务管理有序,规章制度健全,并配备了四名文化高、能力强的管理人员。院内设有“院务公开栏”,定期公布该院的经费、物资、伙食、生产经营等收支情况,接受老人们的监督,实行民主管理。
因地制宜建设“五保村”
为了解决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住房问题,近几年来,昌平乡充分利用各村已不用的村委办公室和学校教舍,维修后建成五保村,提供给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居住。该乡先后把联豪、石丽、木民、八联、平白等五个村的村委和学校空闲的办公室、教室通过维修变成了五保村,解决了当地五保户住房难问题。目前,昌平乡建有类似的五保村5个,入住老人56位。今年,该乡计划在中华和赛仁等两个村分别建立五保村,入住五保老人14位,争取年底实现五保户对象集中供养覆盖面达100%。
众人一起敬老爱老
为了促进五保村集中供养工作长效发展,昌平乡先后出台了《“五保村”管理规章制度》、《村长、副村长岗位职责》等制度。同时,乡与村、村与五保对象也分别签订了供养管理协议,逐步完善管理工作程序。
自从村里建起五保村后,木民村委会主任李文生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到“五保村”“逛逛”,帮老人们关掉路灯、打扫卫生,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等。该村村民平时也经常到五保村与老人们聊天,帮助他们缝补衣服等。今年6月的一天,李文生在五保村帮老人换水龙头时,看到老人们正在汗流浃背地喝粥,他立即赶到街上为老人们买来6台电风扇。联豪村村民们看到五保村离集市远,老人们买菜难,就主动筹钱雇请一个人专门帮老人们买菜煮饭。现在,昌平乡形成了大家一起关心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