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广西化工研究院扶绥产业化基地施工现场人来车往,机器轰鸣,一派紧张繁忙景象:燥热的天气里,挖掘机伸开长长的巨臂在挖土装载,工程运输车来往奔忙,起重机在吊装机器,施工人员满脸汗水仍在组织施工;已经投产的广西一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新兴的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正初现雏形,“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要完善”的目标将在这片土地上变为激动人心的现实。
完善制度,为企业筑金巢
“今天看到的这些场面,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随行的园区管委会办公室的小潘一语中的。原来,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自从2003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先后投入170多万元,完成投资区的总体规划及园区中各系统的规划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两不争”:不与企业争利益,不与市场争权力;奉行“无门槛”政策:敢于舍弃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让企业无门槛进入,无阻力生存,无障碍发展,使企业想进来,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并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建立“保姆式”的服务体制,对入园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正如广西化工研究院扶绥产业化基地的负责人秦高雄所说:“从办证到报建等各个环节,园区管委会都派专人负责,在这里我们享受到了‘保姆式’的服务。”同时,园区管委会还建立健全投资区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承诺服务制度等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
抓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搭好平台
良好的环境是聚集资本的“磁力场”,促进招商的“助推剂”。为此,两年多来,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要完善”的目标要求,在抓好软环境建设的同时,扶绥县先后投入3700多万元,用于项目征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兴建了办公商住区一、二期工程的侨居区和临街商铺,完成了汪庄水库引水渠道6公里长的“三面光”硬化工作,7公里长的东园大道、建设路建设,3.5公里的排污管道铺设,自来水厂工程建设,3.5万伏变电站基础建设等,为企业创设舒适的发展摇篮。
此外,为了提高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区管委会还着重抓好工商所、派出所等配套服务机构的建设。
抓好招商引资,为园区注入新鲜血液
两年多来,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区管委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园区建设的生命线来抓,按照“建设投产一批、签约引进一批、跟踪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目标,以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优质的服务为宣传亮点,通过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政府招商、委托招商、中介组织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进行招商,发扬“牛皮糖”精神,粘住有意入园项目不放,使有意向的项目变签约,签约的项目变开工,开工的项目变投产;此外,入住园区的项目企业可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优惠政策、高科技产业开发优惠政策、企业技术改造优惠政策、边境县有关优惠政策、新办企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已签订项目合同书落户园区的有14个,投资总额达7亿多元,在建项目有9个,其中,广西扶绥皇马药业有限公司第一条生产线塑料包装容器生产线、广西一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条年产3000吨纳米级纸质餐具防水剂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而广西扶绥翰苑化工有限公司、广西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预计年内可实现投产;广西汇全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西成药生产项目、广西化工研究院扶绥产业化基地项目、广西凯洲饲料有限公司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项目等5个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此外,已经签订协议或意向书的还有9个项目,正在跟踪洽谈的有十多个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