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新 城 崛 起——贺州市城镇化建设速写


2006/11/1 10:18:14   来源:贺州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市区建城区面积扩大了2倍,达到25平方公里;

  城区人口增加近2倍,达到20万人;

    城镇化率提高5%,达到30%……

    这些变化发生在建市才5年的贺州,确实令人为之侧目。

    贺州市挂牌成立于2002年11月。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这个新兴的城市在城镇化建设道路上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四年一大变,五年创新城”的城镇建设目标,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使贺州这座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城在桂东大地迅速崛起。

    多元化投资破解城建资金短缺难题

    资金不足是困扰城市建设的主要困难,这种困难在贺州这个新地级市表现尤为明显。贺州市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通过招商引资、贷款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多形式组织招商活动。通过采取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组织专业招商队、选派干部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发达地区挂职学习、招商、举办各种项目招商会、邀请发达地区的政界商界人士来贺州考察等一系列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加快城市建设。

    ———争取金融部门、政府的支持,利用贷款投入城市建设。近年来,贺州通过座谈会、联谊会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让他们看到贺州的广阔发展前景,积极建立“政银合作”的良好关系。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实施市区贺州大道、建设路、体育路步行街等路网改造建设工程,利用国债实施了垃圾处理厂、管道燃气、龟石供水工程等城市建设项目。

    ———利用民间资金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贺州市先后利用民间资金建设了桂湘粤杂货批发市场、广场购物中心、恒泰花园等项目,达到了“开发商赚钱,城市建设发展”的“双赢”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贺州市(不含三县)引资约15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其中来自美国、澳门、台湾、香港等的境外资金就达3亿多元。

    高起点规划构筑城镇发展新格局

    城镇化建设的构想和实施,必须有战略眼光。而坚持规划的超前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地搞好规划是关键。

    几年来,贺州市投入规划编制经费1000多万元,委托北京清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区内外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先后修编了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和钟山县县城总体规划,编制了贺州市城市风貌规划和信都镇、西湾镇、望高镇、黄姚旅游镇、旺高工业区总体规划,以及姑婆山旅游综合服务基地规划、江南新城、贺州学院等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标准的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完善了城镇体系规划,为推进贺州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这个科学的规划指导下,贺州市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建设,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切实维护规划、设计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立足长远目光,坚持以项目为载体,运用市场机制,实施了供排水、道路、管道燃气、专业市场、房地产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江南新区开发建设,拓展城区规模,建成了贺州广场、灵峰广场、贺江花园、灵峰商业城、新时代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城市建筑。其中,总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汇豪国际城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原则,被《人民日报》等国内30家主流媒体评为2005年影响中国的30大典范社区之一。

    房地产业升温带动城建提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功能的提升,贺州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房地产开发公司由2002年底的7家增加到现在的40家,房地产开发面积由2002年底的30万平方米增加至现在的160万平方米。

    异军突起的房地产业迅速成为贺州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目前,由房地产公司运作的汇豪国际城、远东国际城、鼎富装饰广场、新时代广场等20多个市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已全部动工建设并已部分建成。今年8月,贺州成功举办了以“美丽贺州,活力新城”为主题的首届房地产展示暨城市建设项目洽谈会,会上,贺州市政府与各房地产公司签约城市建设投资项目32个,投资额达 27.61 亿元。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拉大城市框架

    撤地设市前,贺州的市区面积只有15.23平方公里,城镇大都分居过境公路两侧,面积更小。如何尽快把城市面积拉大是贺州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要面对的难题。贺州市主要采取实施交通项目大会战和城市道路改造这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从2003年起,贺州开始实施交通项目建设大会战,先后开工建设桂梧高速公路贺州段,洛湛铁路贺州段,国道323线鹰扬关到莲塘段,广贺高速公路贺州段,贺江复航工程,构筑“五龙出海,南北贯通”的交通大格局。

    2005年,贺州市开始实施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目前,光明大道、江北东路等一批新建道路和建设路、贺州大道等道路改造工程已竣工或基本完工。这些城市道路的改造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扩大城市面积创造了条件。市第二水厂、管道燃气、汽车客运中心、火车站、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西体育中心、水月宫公园等一批城市公用设施相继建成,江南新城、北站、城西文化教育区现已启动,新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据统计,进入2005年后,贺州的城区扩张速度每年可达3平方公里。

    从长远看来,贺州力图建立一个市域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依托这样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大中小城镇为中心,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化格局。而今,贺州正阔步向这一目标迈进。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