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平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南北贯通,五龙出海”的交通格局,积极组织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在项目规模、公路等级、建设速度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昭平县把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交通“瓶颈”制约,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决定》,召开了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动员会。县领导经常深入交通建设工地,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切实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好业主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使得境内的交通建设项目能够快速推进。
为确保桂梧高速公路昭平段、昭平至黄村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昭平县积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并注重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及时了解工程建设情况,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主动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桂梧高速公路同古至马江段自2004年12月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1.9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8%;完成路基工程挖土石方1000多万立方米、填土石方600多万立方米,分别完成工程量的90%、76%;桥梁工程桩基完成92%;涵洞通道已完成工程量的70%。目前,该项目16个合同段正利用秋冬季的施工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目前路基工程基本全线贯通进入路面工程施工,预计12月底全部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可半幅贯通。昭平至黄村二级公路于今年5月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63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1%。完成路基工程土石方282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56%;完成砌体工程1.15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23%;完成涵洞工程工作量504.1万元,占总工作量的67.7%。目前,该项目工程正紧张有序推进,预计11月中旬可完成管线迁移工程,年内可完成全线路基土石方90%以上,桥梁下构完成90%以上,垫层完成50%以上。黄姚至大爽旅游公路于2002年4月底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完成路基土石方1036万立方米、挡土墙6885立方米,建成桥梁5座、涵洞1031米,已封油路面12公里,预计今年11月底可完成全线路面封油。
昭平县结合实际,规划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主动争取上级加大对该县交通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采取县乡财政配套、返还农村交通建设地方税、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发动群众捐助以及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大搞乡村公路建设,促进了一大批乡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先后完成了五将至古袍、黄姚至大爽公路的建设和昭平至仙回公路改造工程并交付使用,铺设了凤凰至九如、北陀至秧地等油路。今年昭平县要开工建设6条总长270多公里通乡等级水泥路,并在明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目前,樟木林至东禄19公里、北陀河口至马江24公里四级水泥路均已完成半幅水泥路面3.6公里;庇江至富罗67公里、富裕至木格67公里三级水泥路和潮江至马江58公里四级水泥路已完成外业测设,正进行内业设计,即将动工建设;昭平至仙回38公里四级水泥路已完成路基加宽工程。
针对乡村公路缺乏养护资金,没有落实专人常年养护的状况,昭平县坚持“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和“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改革创新,采取成立乡村公路养护协会或理事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养护资金的办法,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农村公路自管自养、民养公助等养护管理模式。目前,昭平县先后在庇江至利济、塘山至上楠、木格至鹿坡等乡村公路成立了6个公路养护协会,采取公路沿线受益群众筹一点、政府和部门补助一点、经济能人和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的方法筹集养护资金,由协会聘请农户进行常年养护,做到组织、人员、资金三落实,乡村道路路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