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钦州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以地方党委、政府换届为契机,认真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畅通“出口”关,严把“进口”关,配足配强新一届纪委领导班子,确保基层纪委换届工作圆满结束。
畅通“出口”关,让“老纪检”走得开心。市和县区两级纪委就县(区)、镇纪委换届工作,分别向同级党委及其主要负责人作专题汇报,大胆提出纪检监察干部使用和安置的意见、建议。市纪委还派出了由副书记带队的2个工作组,到县区征询“老纪检”的意见,加强与当地党委的沟通和联系,协调做好“老纪检”的使用和安置工作,解除“老纪检”的后顾之忧。各级党委对纪委的意见、建议十分重视,对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纪检监察干部给予提拔和重用;对一些因年龄偏大、不符合提拔条件、需要交流的干部,也进行了妥善安排。目前,全市4个县区的纪委书记,全部被提拔使用;1名副书记进入市纪委领导班子。58个乡镇纪委书记,得到提拔使用的21人,转任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其他职务或交流到县区机关的28人;钦北区11名乡镇纪委副书记,被提拔使用的占了6名。绝大部分人对新任职务比较满意。
严把“进口”关,配强新一届纪委领导班子。市和县区两级纪委均派人参加纪委换届的考核工作,加强监督,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的要求,对拟进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新兵”严格审查,把好进人关,确保“新纪检”“筋强骨壮”。新任纪委书记,一是文化层次高。乡镇一级的90%以上是大专以上学历,县区一级的则达100%,其中1人是研究生学历。二是实现年轻化。钦北区新任纪委书记的平均年龄为29.6岁。此外,一些县区还重视选拔妇女干部担任纪委书记。浦北县16个镇的新任纪委书记,女同志占了5名。
配足干部,确保乡镇纪委有足够力量开展工作。每个乡镇纪委,均由5个委员组成。其中,专职纪委书记、副书记各1人,其余3名委员,大部分由乡镇党委负责组织、宣传工作的委员或综治办、司法所、团委、妇联等部门的负责人兼任。(信息员:梁日 钟仕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