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猫儿山被列为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


2006/11/7 16:22:28
【字体:  】【颜色: 绿 】 

  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启动仪式上传来消息,在国家林业局刚刚公布的全国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名单中,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据了解此次列为全国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的示范单位全国一共51个,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西唯一被列入名单的自然保护区。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开始规划和建设,已走过了50年历程。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14995万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处,面积8899万公顷。各级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我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14.6%的原始林和50%的天然湿地,同时还使国家重点保护的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130多种珍贵树木的主要分布地得到了保护。不仅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安全保障。但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政策,部分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未能及时跟上,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管理模式单一;二是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滞后;三是保护区管理水平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利用有限的生态保护资金,提高保护效率,使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式的要求,非常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不同类型的、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重点物种或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权属清晰、建设与管理工作基础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进行有效管理的试点、示范,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通过试点总结、示范带动,确立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体系,对全国自然保护区进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从而提高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这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6年,1982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批准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2003年元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多年管护保护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绿色水库,据考察,目前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2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香果树、钟萼木五种。区内有野生动物311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林麝五种。据调查发源于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小河流39条,保护区是漓江、资江、浔江的主要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保护区瞬时涵养水源能力为4738万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3.14亿立方米。近年来在猫儿山管理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在保护管理、公众宣传、社区共管和生态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际探索,初步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受到同行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多次获得全区和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此次猫儿山被列为国家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将使猫儿山管理局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通过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示范带动,广西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广西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都将进一步的提升。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