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开放推动大发展 创新注新活力 南宁乘风起航


2006/11/14 10:05:53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从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到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从以前的发展乏力,到如今的生机无限。今日南宁,变大了,变美了,变强了!见证了南宁巨变的市民告诉记者,是开放推动了南宁大发展,是创新给南宁注入了无穷活力。

  在开放创新的推动下,到10月底,南宁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一举超过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4.5%、33.35%和23.84%,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南宁调研后表示,南宁已成为多机遇重叠的交汇点,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要把南宁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城市。

  实施大开放:大讨论意义超过完成经济指标的意义

  迈入新世纪的南宁,明显感受到大开放带来的强烈震撼。

  从西南边陲推到开放前沿,南宁的领导掰着手指历数南宁面临的发展机遇: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形成,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南宁人认为,至少有九大发展机遇“光顾”。“不要说这些机遇全部抓住,就是抓住一两个,南宁也会大变样。”广西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马飚兴奋地说。

  马飚在提出“机遇论”的同时,也冷静地提出了问题的另一面:以前总是抱憾发展“轮不到自己”,现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涌到了脚下,但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准备好了吗?要牢牢抓住这些机遇,并将机遇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今年一开年,一场关于“开放创新”的全民大讨论,掠过了南宁城乡。在大讨论中,南宁市上下归类梳理出30多项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南宁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落实具体部门认真解决。

  为何要推动开放创新?这有何特殊意义?马飚道出了决策者的意图:希望通过大讨论,形成新共识,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以破解发展难题,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从更高层次上讲,开放创新大讨论搞好了,其意义将超过完成经济指标的意义,更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南宁不是因为发展慢了才有紧迫感。去年,南宁生产总值新增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00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00亿元……“三个百亿”使南宁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城市,标志着南宁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在“三个百亿”的基础上再提“开放创新”,是南宁在自我加压。南宁人说,只有敢于超越自己,才可能实现新的跨越。经过大讨论的洗礼,南宁人进一步增强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和改革意识。

  做强大工业:可贵的技改投资已列广西第一

  发展中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发展工业不行。经济规模做大、质量做优、实力做强,增强发展后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工业。

  但恰恰是在工业上,南宁却不尽如人意。有两个对比可以佐证:三次产业比例从“九五”期末的23.2∶27.9∶48.9,到“十五”期末的16.55∶31.96∶51.49——虽然工业从“十五”中期开始加速,扭转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多年下滑的趋势,但所占比例依然偏低。

  北有实力不俗的老工业基地柳州,西有新崛起的铝工业基地百色,南有临海工业正在快速发展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与周边城市比,南宁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名牌产品,与其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称。

  经济专家的严谨判断,印证了人们的直观印象:从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就业结构、城市化率等方面综合分析,南宁刚度过工业化起始阶段,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直白解释是,工业系统自我强化机制的功能极低,不能有效地吸引外部资源实现自我发展,仍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

  为此,专家开出了针对性的“药方”: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南宁工业仍应以数量扩张为主,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工业系统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工业系统实现自我发展。

  有了专家的分析,人们也就不难理解政府层面的一次次推动了:树立“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的思想,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制定做大做强南宁工业、实现千亿目标的决定,并落实了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2005年8月,南宁启动“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计划到2010年共实施500个大工业项目。

  近年来,南宁工业发展异常迅猛,各项经济指标屡创新高。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南宁工业技改投资已超过广西工业重镇柳州,跃居全区第一。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加到77家,同样位居全区第一。南宁人称之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突破”。

  推进大招商:抢抓多区域合作新兴机遇

  在多区域合作不断兴起时,有人评价说,世界舞台上开始闪现南宁人的身影了!

  近年来,南宁的领导马不停蹄地率领招商队伍四处出击。仅2005年开展的规模招商活动就达22次,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有欧美、东南亚、南非、日本、韩国、港澳,国内发达的广东、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更是留下招商小分队忙碌的身影。

  一番耕耘,一番收获。在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南宁都拿回了沉甸甸的大订单。首届签订合同投资项目47个,总投资157亿元;第二届签约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182亿元;第三届则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48个,总投资达242亿元。目前,南宁已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创业,摩托罗拉、正大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前来投资。

  通过开放创新大讨论,南宁市大刀阔斧地砍掉了66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在第三届博览会上,包括美国花旗银行、日本三菱以及新希望集团在内的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前来参加南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他们坦言,主要就是看中了南宁良好的投资环境、多区域合作带来的商机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眼下,南宁已决定把园区建成对外开放的先导区。他们将根据国际产业分工调整的需要,选准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园区经济,提高产业聚集度,形成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风景旅游区等为主要载体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各类园区竞相发展的城市经济新高地。

  通过开放创新大讨论,南宁确立的下一个五年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力争到2010年,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1.5番,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额比2005年翻一番。

  可以预期,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南宁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