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凤山“四结合”助推新农村建设


2006/11/14 15:13:28   来源:河池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凤山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四结合”建设新农村,使之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群众不断得到实惠的惠民工程。

  结合总体规划,做好示范带动。该县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做好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工作。以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综合实力为重点和切入点,创办10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以特色农业示范工程辐射带动全县农民增收。

  结合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为搞好试点村(屯)建设和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该县早计划早部署,及时挂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23条,规范各工作组的职责。该县还从各部门抽调9名骨干人员脱产办公,实行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和挂村干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责任制。

  结合农村实际,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该县着重做好首批26个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和金牙、袍里、城西3个异地搬迁扶贫点建设,依托城乡(镇)发展,尽快解决340户1671人搬迁后的就业问题,提高低收入人口的经济收入,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同时,加强贫困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通村通屯沙路工程。今年以来,全县共新修水利渠道11条,解决21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改建村级路6条,新建屯级路27条,解决67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

  结合产业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该县在巩固好传统产业杉木、油茶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桑蚕、烤烟和劳务输出三大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新亮点。今年,全县种植桑叶18486亩,农户养蚕收入2064万元,户均收入4900元;烤烟种植面积从去年的6公顷扩种到244公顷,烟农增收310多万元;全县现有外出务工2万多人,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年人均增收380多元。农民增收、农村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壮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