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田厂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信息发展促进经济“红火”;合理规划建设促使村容村貌“大变样”;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促进新事“多样化”,叩开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之门。
加快信息发展使生态型农业经济红红火火。该县经常组织科技农业服务队进村引导群众改革耕作传统习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在早稻生产后,复耕田种上西红柿、大白菜、小南瓜等精细、反季节蔬菜;在富川农业信息、瑶城富川等网络上发布信息,同时依据市场行情,不断更新种植适销新品种,形成了“稻—菜—菜—菜”的种植模式;发展春烤烟、优质水果种植和肉猪养殖等多元化经济发展;走生态农业之路,推广沼气池建设,形成了“猪-沼-菜(果)”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全村建有沼气池37座,85%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脐橙等优质水果种植250多亩;每年种植春烤烟100多亩,养殖肉猪120多头;年复种蔬菜800亩以上,户均达18亩,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达1560多元。
合理规划建设促使村容村貌变美变靓。该村通过合理规划建设,使村里人居生活环境“大变样”。村口建设了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村门,村内田字形环村水泥路连通农家各户。走进村里,幽雅别致的休闲小区、古色古香的家庭楼宇,篮球场、藏书1500多册的图书阅览室,92%的农户都形成了单体庭院,树木、花草点缀其间,这一美丽的建设新画面呈现在眼前,让人感觉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促进新事多种多样。在田厂村,能让人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闲时有家庭唱歌比赛、篮球赛等活动,增进了群众间感情和文化的交流;学科技用信息新现象处处可见。在县农技人员下到田头传授科技知识的时候,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群众,用技术搞种养的群众达到了96%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