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突击队”队员将“城乡清洁工程”专用清洁桶派送给店铺业主。
县委宣传部的干部职工在清除责任区路边杂草。
工商、城管等“党员突击队”队员与店铺业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想不到下着那么大雨你们还亲自把清洁桶送上门来!我们一定按照新‘门前三包’的要求,不但自己带头搞好卫生,还要监督顾客讲究卫生,把垃圾放到清洁桶内,创造一个卫生和谐的美丽山城!”11月21日,位于昭平县城商业步行街一家经营成衣的老板高兴的接过“党员突击队”队员送来的清洁桶感动不已,爽快签订了新“门前三包责任书”后激动地向笔者坦言。
当天,昭平县在县城开展声势浩大的整治乱摆卖、乱放车、乱施工、乱扔垃圾、乱贴广告等“五乱”行动,并由县直工委、工商、城管、环卫等部门100名共产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给沿街商铺派送“城乡清洁工程”专用清洁桶,签订新“门前三包”责任书,大力倡议商家和市民群众争当文明市民,搞好环境卫生,共同创建美丽和谐的新家园。这是昭平县积极创新机制,以责任明确化、监督社会化、参与群众化“三化”,创立“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构建和谐新昭平的一个重要缩影。
截止目前,昭平县“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共组织发动干部群众12.5万人次参加了“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开展专项集中整治13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500份,发放宣传资料8万多份,出动各类车辆900多次,共清理乱摆乱卖门面、摊点2500间,清理电线杆、墙壁等“牛皮癣”小广告12000多处,清理常年堆积垃圾950处。
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关键在于坚持不懈,一干到底,才能事在必成。昭平县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刘奇葆书记“城乡清洁工程”的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立即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深入持久的重要工作来抓,首先建立城乡清洁卫生责任区,建立长效机制。把单位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把县城所有路段清洁任务进行分割,一一落实到各个县直单位,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责任区开展包括清除小广告、污水、杂草杂物、垃圾等整治。与此同时,还把乡镇驻地的清洁卫生工作也进行严格的划分责任区、责任路段,乡镇一把手为乡镇负总责,乡直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明确清洁工程责任,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全县城乡清洁面貌长期保持。
参与群众化是昭平县创立“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的又一特点。城乡清洁工程,事关千家万户,只有把全社会的力量调动起来,全县干部群众行动起来,才可能把它深入持久地实施开展好,取得最终的胜利。昭平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开展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争当文明市民”活动与创建文明县城、构建和谐昭平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把全县上下、各行各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合力,持之以恒,为昭平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在行动中,昭平县各级领导干部带好头、树榜样,以实际行动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作风转变,真正使“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在全县蔚然成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有12.5万人次多干部群众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参与进来。在21日的统一行动中,县城沿街商铺业主看到党员干部冒雨前来送清洁桶、发放宣传资料后,纷纷行动起来,主动落实“门前三包”,打扫清洁卫生。当天开始,昭平县免费提供的1800个“城乡清洁工程”专用清洁桶将陆续发放到县城沿街商铺中,更多的市民群众参与到清洁行动中来。马江镇还邀请人大代表、个体户和群众代表举行座谈,主动请求上门挑刺,当场收到20多条合理建议,并于次日开展行动将老街一些不按规定摆卖的经营摊点迁移到市场,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了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行动中,昭平县还以组织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确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如何确保“城乡清洁”长效机制是否落实到位、取得实效?昭平县建立有力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促进监督社会化。一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群众投诉举报制度。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各县直单位、各乡镇的责任区、责任人、责任范围、整治内容以及整治目标等分别公布在昭平在线、昭平资讯等媒体上,并分别在建设局、文明办、电视台、昭平在线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的作用。昭平在线网站、昭平资讯、昭平电视台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和曝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乡清洁工程”。三是加强行政督察指导,确保“城乡清洁工程”的有效推进。此外,昭平县还成立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单位、各乡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给予及时整改,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深入持久、富有长效,努力创造干净文明城乡环境,全面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努力创造优美环境,享受优美环境,珍惜优美环境,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