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以贯彻落实桂林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桂林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两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本县区位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和城镇建设品位,着力打造桂林市南部副中心城市新架构,推动全县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近年来,投资7.01亿元的自治区重点工程(桂江)巴江口水电站和总投资15.67亿元的国家重点工程桂梧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平乐县的区位优势,给该县的经济和城镇建设带来了新契机。在学习贯彻桂林市“两会”精神中,该县县委、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突出发展和振兴工业,加快发展以商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为加快全县工业化步伐,按照自治区和桂林市工业的新布局,该县以县城为中心,做大做强矿产、建材、化工、农药、包装、冶炼铸造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同时,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加快园区建设,制订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1-10月份,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4.06亿元,同比增长28.6%;新引进县外项目58个,完成投资2.85亿元,同比增长2%。
走进二塘、同安工业园区,只见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繁荣景象。据悉,该县两大工业园区落户企业已达63家。1-10月份,园区工业产值达4.46亿元,同比增长27.68%;上交税收523万元,同比增长33.08%。园区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农产品“创牌”活动,使全县4000多公顷蔬菜通过自治区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9大水果品种和15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为全县农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领取了通行证。据统计,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0多家,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冷藏和销售,实现年销售额2.5亿元。全县农业基本实现了“公司+基地”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的新跨越。今年以来,全县品牌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6.48万亩,绿色水果种植12.2万亩。1-10月份,全县农民现金收入达2418元,同比增长12.9%。
为了把平乐县建设成为桂林市南部副中心城市,去年以来,该县投资4345多万元,实施包括桂江桥头进城道口工程、滨江堤及滨江休闲园建设工程、中山公园二期工程、马河体育馆建设工程、新安工贸大市场工程等九大建设工程。今年初,该县进一步实施“跨江拓展,开发南洲”的城市扩张战略,先后启动了桂江桥底滨江休闲园、机械厂商业大市场、搬迁商业中心、原染织厂改建及马河市场通道工程、桂江二桥及南洲新城区开发等九大工程项目。其中,“桂江二桥和南洲新城区”项目,成为该县城建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桂江二桥设计总长为2.112公里,桥宽为9米,总投资7000万元,现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南洲新城区开发总投资约24亿元,总面积为4平方公里。新城区分设行政区、居民区、商业贸易区、科技产业区,并相应配套广场、公园、绿地和滨江休闲绿化带等,建设工期为6年。该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过去“自古平乐一条街”的局面。 据了解,桂江二桥和和南洲新城区建设项目是迄今为止平乐县最大的城镇建设项目。届时,平乐县城面积将拓宽6000亩,城镇人口将从目前的5万人增加到15万人,城镇化居住率将从现在的不足12%,迅速提升到35%。一座美丽、现代化的“山水新城”将在桂江之滨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