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利用本地优势托起的新农村


2006/12/15 15:56:52   来源:防城港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防城镇鲤鱼江村通心坝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通心坝片是防城区防城镇鲤鱼江村划分的四个片之一,全片辖5个生产组,120多户人家,700多人口,耕地700多亩。过去,这个片是“晴天尘飞扬,雨天一片塘”,买东西全靠肩挑背扛。2005年,防城镇鲤鱼江村被防城区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通心坝片被确定为鲤鱼江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片,该片党支部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带领村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实施“强内外出”的发展路子。目前,通心坝片经济发展、事业繁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体村民年人均收入将近2000元,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逐步呈现。

  找准切入点 整治村容村貌

  在新农村建设中,通心坝片党支部以群众最关心、受益最大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发动村民拓宽了到各个生产组的村级公路800多米长,修通了7公里长的环山路,现在主要道路硬底化已达40%。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通水渠900米,很好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灌溉问题。三是实现家家户户通电工程。通过电网改造,解决了群众用电难、电价高问题。四是抓好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已建好占地面积90多平方米的村委会行政楼,内设办公楼、培训教室、藏书5000多册的图书馆;建好了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五保新村,并安排10多名五保户入住。同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电话、手机入户率达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建有“三位一体”化的沼气池38座、旱厕38座;集资6万多元打井、引用自来水,100%的农户都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五是积极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村民参合率达100%。村屯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都有很大提高,逐渐杜绝了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不良生活习惯,农民群众真正从心里感受到村屯环境改善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实际利益。

  整合资源 做大做强产业

  通心坝片山地多,耕地少。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村民很注意充分利用好山地和耕地的优势,在区农林牧等部门的关怀下,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引导村民结合实际发展整合资源,培育发展适合本地生长的产业,重点做好特色产业。在山上发展种植荔枝、龙眼、柑桔200多亩、湿地松700多亩、速生桉1000多亩、麻竹1000多棵。耕地少,村民引种良种甘蔗、免耕马铃薯、蔬菜500多亩。养殖业方面:引导农民在环山路两旁的山塘、水库养殖,进行“水里养鱼,水面养鸭、水旁养猪”的立体式养殖。现在发展水中养鱼、水上养鸭600亩,虾塘50亩。养羊专业户一个,每次养羊100多只,年产羊四到五批。家家户户还采用带动式养鸡、养牛等。初步形成了水果、特种林、水产品养殖等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增强新农村发展后劲夯实经济基础。

  劳务输出 拓宽增收渠道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改变乡村风貌的直接动力。通心坝片新农村建设,狠抓基本素质提高,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通过帮带等形式组织“人出去”,为农民创造条件离土离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现“生活宽裕”的进程。该村已有500多人进城务工,占全片总人口的70%。每年外出劳务收入达50万元。现在该党支部已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举办培训班4次以上,外出务工人员中技术型人员占比重达80%以上。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