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工作进行到底 盘点桂林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


2004/12/9 9:54:11   来源:桂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桂林市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工程总的发展思路为“收运密封化,清扫机械化,处置无害化,尽快达到现代化”。其方法是“南堆肥,西填埋,北焚烧”,即扩建市区南郊的平山垃圾堆肥厂,建设西面的冲口垃圾卫生填埋场及北面的兴安垃圾焚烧发电厂,以达到垃圾综合处理的目的。目前的处理方式是堆肥和填埋相结合。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做到了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令市民还算满意。

    拓宽环卫作业范围   提高服务管理质量

    据介绍,桂林市大规模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后,道路严格按建设部部颁标准进行清扫、清运管理,通过行业内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加强对全市主次干道、旅游通道的清扫保洁力度。市区主干道、风景点、旅游通道实行全日清扫保洁。每天道路清扫保洁面积971万平方米,清扫率达100%。拥有洒水车7辆,大型清扫车7辆,小型清扫车4辆,机械化清扫率30%。

    桂林市是最早实行环卫有偿上门服务的城市,环卫有偿上门服务的优点是避免了垃圾投放时的二次污染。多年来,除保持这种服务外,还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服务,成立了城乡环卫服务队,把原来只服务于城区拓宽到城乡结合部,甚至农村,使环卫作业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城区现有垃圾中转站12座,在建1座,拟建2座,其中有9座压缩密封闭化中转站,实现了全封闭机械化管理。站内干净卫生,周围环境整洁,杜绝了二次污染。拥有垃圾运输专用车158辆,后装式垃圾密封压缩车20辆,各种非机动车辆714辆。垃圾运输过程不超载、不洒漏,进行全密封运输,给市民创造了一个舒适、干净、卫生的环境。

    实施垃圾分类收集   有效提高环境质量

    根据建设部城环[2000]12号文件精神,桂林市被列为全国8个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为落实该文件精神,市环卫处制订了《桂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方案》、《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方案》,明确了分类收集工作目标:把城市生活垃圾分成四类进行收集,第一类是回收类包括纸、金属、塑料等;第二类是医院、动物屠宰场、生物制品厂、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第三类是堆肥类包括剩饭剩菜等有机可堆肥部分,其余为填埋类。垃圾分类实施从源头着手,由住户、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自行分类,环卫专业队伍配合。不同类垃圾直接运送到不同垃圾处理场,减少运输成本及场内运行费,最大程度的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推动环卫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桂林市于1998年建成投产的中德合作平山堆肥厂,总投资1509.79万元,设计日处理能力400吨。该厂引进德国的处置工艺,学习德国的管理方法,进、出厂垃圾全部由电脑地磅计量,厂内按要求定期消毒、灭蝇、除臭,基本上做到了无蝇、无臭。厂内占地面积106亩,拥有破碎、分选功能筛分机2台,采取厌氧高温堆肥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定期进行垃圾成份和堆肥成份分析,筛分后的垃圾粗渣运往冲口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

    占地面积385亩、库容量18.9万立方米的冲口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于2001年9月竣工验收。冲口垃圾填埋场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卫生填埋技术,严格按照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的标准进行垃圾处理,即垃圾由垃圾车卸入场地,分类垃圾经推土机推平,压实机反复压实,填至2米厚时覆盖20公分厚的黄土,再经压实,然后再填垃圾。终场后覆盖1米厚的黄土,种植绿化植物。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过盲沟和集气井向空中自然排放,必要时设置自动点火装置进行焚烧。冲口垃圾填埋场主要采用垂直防渗措施,即在垃圾场下游方向建垃圾主坝和副坝。副坝根据其心墙、坝高及基岩的防渗需求实施帷幕灌浆,使处理后的基岩的单位吸水率小于0.03L/min.m2,主坝的1号库区做透水性土石混合坝,坝体下部设有良好排水性能的棱体和排水层,渗沥液经库区盲沟流入污水调节池,经冲口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雨水通过截洪沟直接排出库外。

    目前,自冲口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运行以来,已能缓解桂林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02年已达到100%,两个处理场日处理能力已达900吨,在近几年内已能确保桂林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贯彻质量保证体系    污水净化正常运行

    生活垃圾中的另类是生活污水,处理得不好,也会影响市民的生活与健康。桂林市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之一。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对水环境的保护,尤其是近几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水环境的治理力度,统筹规划、完善排水设施,已建成4个污水净化厂,总设计能力为17.85万吨/日,分别服务于城区。为充分发挥污水净化厂的处理能力,相继建成一批污水提升泵站和城市污水干管,提高了污水收集能力,使城市水环境同时得到进一步改善。

    市里要求有关部门以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为契机,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三年来,市排水工程管理处下大力气抓了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对不完善的操作规程进行补充完善,制定出台了“三岗”管理办法、《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2000年,顺利通过了英国NQA/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的认证检查,获得该公司颁发的质量证书。这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为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使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更上了一个层次。

    为了配合城市道路改造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污水处理任务,各污水净化厂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及时调整运行工艺,保证污水厂工艺的稳定性。同时加强泵站与污水厂的协调,确保管网收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及时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全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三年来,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处共处理污水14032.12万吨,处理生活污水13061.77万吨,管道维护850千米,清捞沙井285427个。第四污水净化厂、北冲污水净化厂1999年10月荣获建设部、中国市政工程协会颁发的“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桂林市污水收集系统建设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1999年,琴潭区污水主干管建成向第四污水净化厂输送污水,污水量增加约50000吨/日。1999年至2002年底共建成中途提升泵站3座,其中:中南区的馒头山污水泵站、东区的建干路污水泵站和北区的翊武路污水泵站,并对牯牛山泵站和清风泵站进行了改造,相继建设了虹桥小区污水泵井、木龙湖小区污水泵井、苗圃路片区小区污水泵井、万寿巷片区小区污水泵井,各泵站的相继投入使用,使我市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不断完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量。

    在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上,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去年桂林市属城市市政部门管理的排水管网为321千米,管网服务人口51万人,管网服务面积达46平方千米,排水管道服务率80.07%。

    已建成的4个污水净化厂,为保持桂林山水的风光特色,保护桂林市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流动人口大大增加,污水量将日益增加。为保护城市水环境,桂林市积极利用世行贷款、西部国债和市自筹资金,投资13240万元建设城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扩建北冲污水净化厂),并积极筹划扩建东区污水净化厂,改造上窑污水净化厂,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随着城北污水净化厂扩建工程、东区污水净化厂扩建工程及上窑污水净化厂改造工程的完成,桂林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将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