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水街马路市场昨“谢幕” 部分经营户迁至原西平市场


2006/12/22 9:39:07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字体:  】【颜色: 绿 】 
      水街,这个承载了“老南宁”们许多记忆的老市场,终于以另一种崭新的面貌昭示于众。12月21日清晨,南宁市西乡塘区有关部门对水街及周边“马路市场”的违章搭盖物进行了彻底拆除清理,目前清理工作进展顺利。

  3小时完成拆除工作

  说到水街,南宁居民大概无人不晓。尽管水街丰富的饮食文化给南宁人留下了不少美好回忆,但由于在水街、壮志路、中兴街和大同街一带,聚集了不少流动商贩,摊点占据了一大半的路面,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为配合“城乡清洁工程”暨治理“五乱”的行动,南宁市西乡塘区决定取缔水街片区“马路市场”,并于12月21日凌晨对其进行拆除和清理。

  21日凌晨5时,1000多名西乡塘区政府、公安、交警、城管、建设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入水街,4台勾机紧随其后。经清理现场后,5时30分,4台勾机同时发动,巨大的“手臂”伸向沿街搭盖的违章建筑。勾车经过之处,水街、遇安街、仁爱街、永宁街、大同街、壮志路、醒汉街、中兴街和石巷口的违章搭盖物陆续被推倒拆除,还原的街道赫然呈现。

  上午8时,水街及周边“马路市场”3万多平方米的违章搭盖物已经基本清理完毕。一名刚刚睡醒的居民打着呵欠推开家门,惊讶地叫出声来:“哇,宽敞了很多!”

  水街美食将得以保留

  上午8时许,一些原水街经营户陆续将自己的家当搬到了西平市场。一位经营调味酱的摊主蹬着三轮车,和工人一起将一罐罐制好的调味酱搬上西平市场的摊位上。“在水街很好卖啦,但我对这里也有信心。”摊主笑眯眯地说。

  一些原西平市场的老经营户也颇为开心,市场里突然增多的人流令他们的生意好了不少。“人流量多了80%”,一对经营菇类的夫妇高兴地说,过去西平市场客流量不大,他们每天只能卖出几斤菇,而当天则可以卖出10多斤。“都搬过来了,人气也旺了,生意好做多了”。

  水街的特色小吃老友面、生榨米粉、肠粉、凉茶和粽子等等,经历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光,仍然是许多南宁人和外地游客喜爱的美食。水街“马路市场”拆除之前,不少南宁网民在网上纷纷发出了“怀念水街”的帖子,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水街的老牌传统美食是否只能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21日上午,西乡塘区区长廖俊云在拆除现场明确表示,本次行动只是对水街及周边“马路市场”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清理,有固定铺面的店铺仍然可以继续经营,但不能跨门槛占道经营。这样一来,水街原有的一些经营生榨米粉、豆浆油条、粽子和狗肉等饮食的店铺,将得以保留,喜欢品尝美味的市民们仍可到水街大快朵颐。

  另据介绍,西平市场旁边的一块空地,将被开辟成一些规范集中的饮食摊位,届时水街的流动饮食摊点将搬迁到此处,继续经营自己的特色美食。

  西平市场改称“水街市场”

  得悉水街“马路市场”即将拆除,近日水街一带热闹得异乎寻常,不少摊点抛出了“大甩卖”的告示牌,而一些怀旧的市民也抓紧机会,在水街拍照留念。

  为了纪念记忆中的老水街,从21日起,原西平市场正式更名为“水街市场”,以使“水街”这个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牌子,得以用新的方式保存下来。截至12月20日,已有546户原水街流动经营户搬迁至新“水街市场”,使这个“新水街”实至名归。

  记者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防止原水街“马路市场”再次“回潮”,西乡塘区将派出一批公安、保安、城管和工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长驻水街,并设立监控点,防止流动摊贩再次返回水街摆卖,这个监控将持续至明年春节后。

  另外,有关部门将赶在春节前,将原水街清理修缮,恢复原有的道路功能。而新“水街市场”也将对搬迁过来的新经营户给予相当的优惠,对一楼的新经营户免收登记费和当月摊位费,对2楼以上的新经营户免收半年的摊位费等。12月21日上午,有关部门分别在原水街和新“水街市场”开设了办证绿色通道,12月21日至23日,新“水街市场”还将继续接受经营户的报名。记者 龚文颖 通讯员何卓姿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