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企业找对路子政府鼎力相助 南宁工业越走越强


2006/12/25 10:42:39
【字体:  】【颜色: 绿 】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郭燕群

在人们的印象中,工业是南宁经济的“短腿”:工业总量小、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制约南宁经济发展。但以往的印象现在似乎应该改变了:近日,随着第一百家企业突破亿元产值大关,南宁市目前已经率先在全区14个市中拥有百家亿元工业企业。南宁工业的发展形势如何?这些亿元工业企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12月18日至21日,记者走访了百家亿元企业的部分代表企业。

高新企业“抢”出市场

南宁市百家亿元产值工业企业中,属高新技术企业的共有21家,无污染、轻度污染的都市型工业企业正逐渐成为拉动南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使用栓剂已在国外普遍流行时,在国内,从肛门给药还未被国人所接受。看好广西的丰富中药资源,广西康华药业这个时候成立了,这家民营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专门生产栓剂。栓剂是中药制剂中古老、悠久的剂型之一,相对于其他药物剂型,栓剂用药直接、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明显,在疗效上胜于口服药。

果不其然,随着医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剂型上做文章成为不少医药生产企业创造效益的亮点。而这时,捷足先登的康华药业在南宁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及药监部门的支持下,已经从一家小药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栓剂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今年12月,康华药业产值突破亿元,成为南宁市第一百家亿元企业。“关键是产品选对头。”康华药业董事长梁文广这样坦言“发家秘诀”。同样,就在广西老百姓还习惯于一瓶牛奶一两元钱的时候,广西皇氏乳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就在广西市场吃“第一个螃蟹”,选择一条以高端产品为基础,迅速开拓全新市场,营造新型乳业品牌形象的发展新思路,把牛奶卖到一盒八九元钱甚至更贵。2007年,该公司将有望上市。

老企业“改”出新春

在政府的扶持下,有着原料产地优势的南化、南糖、南南铝业等南宁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经过重组或整体改制后,积极实施技改项目和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老树焕发了新芽,成为工业中的骨干力量。

2001年,南化开始尝试进口工业盐的使用;2004年,全部使用进口工业盐,其中2003年国内出现工业盐紧缺时,南化不仅未受到影响,还一举巩固了在氯碱行业的“龙头”地位。

2005年,南化首次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力争4年后突破50亿元。目前,南化是广西最大的基础化工原料基地。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成立于广西丝绸进出口公司基础上的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政府“人才小高地”,成为广西第一个率先生产高品位丝的企业,推翻“广西产不出好丝”的广西“贫丝论”。仅5年时间,从一家小作坊变为一家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的缫丝龙头企业,并为横县及周边地区的蚕农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政府“搭”好舞台

“做企业的不怕累,最怕政府许诺的政策不兑现,办事难。”企业家们有过这样的担忧。随着“工业企业服务月”、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等专项活动的开展,南宁市狠下决心改善企业投资和发展环境,优惠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来邕投资的企业吃了“定心丸”。

皇氏乳业落户南宁,所在开发区派出专人服务企业,由工商局一位领导带着企业跑手续办审批;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康华药业生产厂区从选址到竣工完成,只花了13个月的时间。

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积极提供人才信息,带企业到北京上海等地寻求人才,组织企业到区内外考察项目等等。今年,南宁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大幅增加工业结构调整资金,成立了南方担保公司等5家融资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等,让企业放手搞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优化的经营环境,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南宁工业正走出一条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南宁市经委主任陈世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宁市将继续强化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近期目标是建设两百个亿元工业企业,争取在“十一五”末实现工业产业千亿元。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