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南宁城市规划: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


2006/12/30 8:14:06
【字体:  】【颜色: 绿 】 

 ——从科学发展观谈“森林城市+生态楼盘”  

  许多城市在经历了房地产疯长、城市蜕变为钢筋水泥的森林之后,痛定思痛,逐步醒悟到理想城市应当是绿色的,应当追求生态人居。包括南宁市在内的一些城市今年又将视阈扩大到城市周边环境,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这种“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构想,声势浩大。

  其实,“森林城市”的概念,并非“现代化”的新概念。倒是人们对现代化进行反思的结果。到过莫斯科的人常常被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周边扩大的森林所倾倒。尤其在金秋时节,空中俯瞰,整个城市掩映在一片金黄色的璀璨之中,令人叹为观止。据悉,莫斯科市区的绿化面积高达40%以上,城区内的绿化规模相当可观,出了中心城区之后更是连绵不绝的森林和湖泊。即使在纽约这个摩天高楼群集的城市,周边也是广大的绿色世界,而纽约的富人们就住在这广大的绿色世界中。虽然高楼云集的纽约等西方发达城市仍是城市现代化的一种象征,但毕竟它正在过时,已经进入反思的阶段。这一点,纽约富人的居家追求即可佐证。而中国城市发展的盲目跟风,拾人牙慧,只能说明刚刚开放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的短视、浮躁和肤浅。

  诚然,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包括其观念的更新有一个过程。加之,住房的紧张以及追求政绩、追求财富被放到社会发展的不恰当位置上,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发展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发展。这样说并非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的成绩。仅以南宁市为例,城市建设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可谓沧海桑田,这是有目共睹的,没有必要大加“表扬与自我表扬”。然而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城建中值得反思的地方也是不少的。略举几项:

  其一,南宁市提出今后15年建成森林城市的目标是很鼓舞人。事实上,南宁市在近十年里致力于“绿城”建设,产生了一批如邕江湾别墅园等绿色的生态住宅区,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不能不看到,整个南宁地产发展远非生态所要求。即以逐年发展起来的琅东、琅西新区说事,高楼过于密集,楼宇间距狭窄,仅是高楼大厦巨大的玻璃幕墙对附近居民的光污染即是环保的一大害。加上琅东琅西马路的狭窄和曲折,对于日益增长的机动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压力,对汽车废气和噪音的排解都成为难题。如果认真统计一下楼层面积和绿化面积的比率,恐怕并非官方公布的数字那么乐观。诚然其边上有一大片南湖景区,其面积平均到琅东琅西的楼盘里,数字要好看得多,但那样的算法只能算是“广告宣传”,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仍然是有距离的。由此可见,即使南宁市在15年后建成“森林城市”,市区的楼盘建设如果不进行生态的规划,仍然不能说南宁市是最宜人居的生态城市,这是市政当局不可以不清醒的。

  其二,从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城建的发展看,新城区的建设远比老城的改造更有成效。这也是情理中事,用一块料子做衣服,总要比将一件旧衣服剪裁改缝要方便得多,有趣得多。然而问题在我们不应总是将城市的发展寄希望于“摊大饼”,所谓创建国际性区域城市并非越大越好,大要有大的内涵。中小未必不是国际性的,例如威尼斯、阿姆斯特丹。我们的毛病在于“马大哈”。例如我们要扩展南宁市区往往就只讲地盘的扩大,只讲建楼建广场建绿地,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质量往往被忽略。就说琅东琅西,外表看来很漂亮,,然而其基础设施的功能却让人不敢恭维。地下线路的埋设让人总感到最好在地上装一条“拉链”,省得好好的水泥路面挖了又埋,埋了又挖。人行道边,从地下水道口散发出的臭气让行人几乎熏倒,走在堂堂市政府围墙边也不能幸免。下大雨水淹路面等让人尴尬的事更不用说。如是,“摊大饼”不讲人居质量,不重管理的城市有好在哪里呢?大,等于好吗?

  其三,城市建设不能不讲成本,其中包括生态成本,这恐怕也是最重要的成本。因决策失误造成巨大的资金和生态资源的浪费应与犯罪并处。这个提法非作者发明,典自一位伟人的名言。当然,这里不是要追究责任,但纳税人血汗钱受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损失到底是令人心痛的事。纳税人且举几例。某年刚刚花了300万元财政修缮的邕江大桥立交桥时隔半年即被令全部拆毁重建,早知如此,何必要花这300万元的冤枉钱?现在当局沾沾自喜的南湖名树古树园,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破坏生态园。一棵棵用巨资买来、从山野挖掘移植至此名树、古树标榜了官员的政绩,却是浪费了人民的钱财,更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得耶?失耶?用科学发展观观照不言自明。以南宁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一棵小树苗种下去,三五年即可绿荫蔽日,何必劳民伤财,急功近利?再说,南宁市区原本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池塘,这种造化的安排无论对于城市的气温调节、雨水疏导都是有着生态的功用的。如果将池塘改造成大大小小的街心水上小公园,不啻是南宁市又一大特色风景线。但是,多少年来,为了盖房子,为了所谓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池塘们都被填上了土,这到底是建设呢,还是破坏?

  如此等等不一而是。所有这些都说明,南宁城市长期以来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缺乏成熟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司空见惯的跟风逐流、首长意志……今天这个首长在台上说要发展相思湖区,明天换了一个首长上台主意又变了,要发展五象什么区了。当然时代是在进步,决策也是可以更改的,然而更改得也太频繁太快了吧?最不能理解的是:同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们对昨天的城建方案论证得千好万好天衣无缝,须臾间180度甚至360度转变,对今天的更改方案又是千好万好天衣无缝.“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让老百姓一头雾水。大街上经常可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标语口号,却令人们不能不怀疑,在城市建设上我们的人大、政协、普通市民有多少话语权?偶见媒体报道规划局又展示了城建规划征求参观者意见。但人们多相信那是形式主义,有多少人到你规划局去参观?提了意见有没有认真地研究和反馈?在广大市民普遍还达不到审视城市规划所要求的知识理念等质素的情况下,当局有没有通过广泛的途径传播有关知识和信息,以提高市民参与城市建设议事的能力?以保障普通市民参与城建议事(包括最起码的知情权)?鼓励和动员起普通市民参与城建的积极性。否则何谈“人民城市人民建”?实际上这句口号就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政府(即某公司)要开发某地皮,涉及某地皮的居民就得舍利出让,否则就违背了“人民建”的义务。

  以上只是拿南宁市作麻雀来分析一下。事实是上述所涉及的不只是南宁市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现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城市建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即应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居生态,从城市的文化发展同社会进步,从城市发展统筹与城市管理的机制,从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长远性及市民广泛参与的民主性等等方面处理好一系列关系。城市建设千头万绪,要办的实事很多,但千万不要忘记用科学发展观观照和反思我们走过的弯路,这个“务虚”比“务实”还要重要千万倍。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