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给新年营造一个洁净、优美、有序的环境,玉林市的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
12月6日,玉林市3000多名志愿者走上大街小巷,清理垃圾、杂草和“牛皮癣”,对乩丢垃圾、乱停车辆、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教育。
12月25日,玉林市长金湘军深入玉林城区的街道社区,实地检查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整改。
12月29日,玉林市委书记高雄一行又对玉林市多个住宅小区进行检查,认真听取群众对环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高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维护好城乡环境卫生的同时,要不断完善群众健身、娱乐等基础设施,给市民创造一个卫生、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一次玉林市采取了四家班子领导干部身分责任区责任点,身体力行这个办法,用干部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广大市民,大家一起来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卫生这个里面来,使玉林能够及早地告别脏乱差。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建立起维护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玉林市细化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工作,将各单位的责任保洁地段调整到各个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实行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成立了多个专项整治小组,通过采取“查、堵、罚、疏、清”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清理小广告,整治运沙、石、泥车辆,以及各种乱建乱停,乱倒垃圾的行为。
与此同时,玉林市还坚持“整体联动、城乡互动”,将“城乡清洁工程”向乡(镇)、村延伸。目前,全市90%的乡镇都成立了环卫,对公共场所则采取动员村民轮清扫或设专人打扫的卫生制度。在采访中,市民凤姐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住户都是扫门前门后,公共场所都不太有人扫的,经过了这一次卫生治理以后,大道包括水沟都有人清理了。原来很脏的,现在好多了。
有了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如今,许多市民也都自发组成了社区环境监督小分队,义务打扫公共场所,监督制止各种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