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利津县执法局紧紧围绕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一中心,按照“创建城市管理服务品牌”的目标要求,多措并举逐步确立了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管理有序的长效管理体制。
一、规范执法行为,健全制度化管理机制 一流的队伍出一流的管理,围绕强化队伍管理,利津县执法局在建章立制上做文章,制定了以城管执法规则为重点,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 20多项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20多种常用的执法文书,以完善的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加强对容风纪管理,制定出台了《对容风纪规定》、《禁酒令》、《执法车辆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实行执法车辆定点停放,严厉查处徇私枉法、执法不作为等行为,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实行奖罚分明,建立层级考核督导机制。 利津县执法局按照“执法有监督、过错有追究、奖惩有措施”的工作思路,坚持一月至少召开一次例会。对各中队的案件办理情况、职能履行情况、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情况、文明执法情况和队伍建设情况等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制定了《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由局考核大队,大队考核中队,中队考核队员,并公开考评结果,随时指出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选优秀中队的方式,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好氛围。
三、通过明确责任,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首先是要将责任逐级明确下来,分到每个人头上。利津县执法局按照管理到位、不留死角的要求,把管理重心下移,着力解决责任不清、管理不严、成效不持久的问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定标准、定奖惩的管理模式、确立“执法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的管理理念;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手段,坚持堵疏结合、说服教育与严管重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的执法管理方式,同时注意加大宣传力度,把宣传寓于管理和执法之中,不断强化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
四、以民为本,建立了快速的信访投诉处理机制; 自建局以来,利津县执法局为方便广大市民投诉或咨询设立了24小时值班电话, 不论公休日、节假日,工作人员始终认真接听,及时处理。针对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了规范化、程序化的信访投诉处理模式,对群众投诉进行统一编号、跟踪调查,把好案件处结和答复口径两个“关口”,抓好接待、交办、查办、督办、回访、反馈六个“环节”,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办理的及时协调处理,一时不能办理的,做好宣传解释和信件移交工作,时刻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与此同时,还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人员职责》等制度,有效提高了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把信访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增强了工作可操作性。自开通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 300多件,办结率为100%,及时反馈率达 100%,日平均受理最多时达20余件次,受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与赞誉。 五、通过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了完善的执法保障机制。
自利津县执法局开展城管执法工作几年来,为更好地履行城市管理职能,防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非常重视对各相关单位之间配合,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执法、困难互帮等多种合作方式,与公安、工商、卫生、环保、交通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联动机制。通过与公安联合执法,在规范机动车停放、整治市容环境等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环保建立了良好的环保执法工作联动机制,有效解决了酒店噪声扰民、餐饮业油烟扰民等难点、热点问题;通过与城建规划局开展了密切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执法业务交流,大大提高了违法建设查处的工作效率。今后,利津县执法局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动,拓宽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方式,充分整合资源,有效解决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一年多的执法实践,使得该县的城市管理基本改变了过去运动式、突击式的模式,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