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周恩来总理钟情“白鸽树”,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4 年 6 月,周总理在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信步庭院。当看到高耸的“白鸽树”树干粗大,一簇簇美丽的鲜花,在阳光和微风下洁白无暇,闪闪发亮,活似一只只翩翩起舞、振翅高飞的“和平鸽”时,周总理对此大加赞赏。
“白鸽树”的雅称是缘于她那纯洁美丽的花朵。其实,她是几百万年前原产于中国特有的一种珍贵珙桐科珙桐属的落叶乔木——珙桐树。据传“白鸽树”在地球上曾一度广泛生长过,但随着第四纪冰川的到来,全球气温剧降,绝大多数“白鸽树”被冰川吞没。唯有我国西部长江流域一带海拔 600 — 1600 米温润亚热带山地尚有呈零星分布的珙桐生存,故有植物界“活化石”和“中国植物大熊猫”的美称。
据传中国的“白鸽树”是在数百年前由一位名叫戴维斯的法国神父发现的。这种集优质用材、观赏、油料、香料和医药于一身,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特有树种被发现后,蜚声中外,被广为引种。目前世界各地园林栽培的“白鸽树”都是从中国引种的。据说,周总理听过专家介绍后,十分兴奋与自豪,面对着来自中国的瑰宝有感而发,即席吟诗:“铮铮铁骨傲冰川,劫后余生气更昂。异国高风昭日月,枝衔喜讯报炎黄。”
周总理会后回国随即指示我国林业部门要加强对“白鸽树”的研究和发展。于是这一棵棵饱经沧桑的“活化石”植物名声大振。从那以后,“白鸽树”的种植与保护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她的分布有限,遭受人为破坏严重,生长环境日趋恶化,数量日益减少,加上自然繁殖能力低下,目前已被我国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濒于灭绝的珍稀树种,在自然保护区内享受“特殊”的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