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7 月成立利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工作目标,把热情服务、文明执法作为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在加强执法、树立文明形象、创造优美环境和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使我县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在2004年度、2005年度,被县政府评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县廉洁从政先进单位”,被县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党支部”,被县计生委评为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被东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评为“先进集体”。
回顾两年的工作,凝结着我们全体队员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心血和汗水,“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始终是我们不断追求、力求完善的动力和源泉,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搞好宣传,增强市民城市意识
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自组建以来,为使城市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深入人心,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市民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认识程度。一是多次集中开展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综合治理活动。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城建、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进行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活动,活动中,坚持从广大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抓起,本着“教育与处罚、管理与服务、集中整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种违规行为特别是乱停乱放、店外经营等进行了集中整治,共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0000 余份,出动宣传车辆2000台次,受教育群众10万余人次;二是加强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将信息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积极向《东营日报》、《利津信息》等刊物投放稿件,积极宣传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宣传治理,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既提高了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和自觉遵守城管法律法规的意识,又营造了良好宽松的执法环境,促进了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施。
(二)严格管理,精心打造执法铁军
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队伍的管理方式,决定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同时也决定执法工作的成败。执法局建局以来,立足一个“严”字,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执法铁军。一是抓学习教育。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总抓手,狠抓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周六上午集中学习,以学习法律法规为主,政治理论为辅,从而使执法人员能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执法目的更加明确,执法行为日趋规范,文明执法和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提高;二是实行军事化管理。在队容风纪、机关办公和上岗执勤等方面,全部按照部队化管理模式进行。严格的军事管理,强化了执法人员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协同作战的团队意识,培养了雷厉风行、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增强了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三是实行干部动态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抓管理,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罚”的干部动态管理。对中层干部的配备,采取了公平、公开、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择优推荐了8 名中层干部,打破了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拓宽了执法队员的工作领域,有力地激发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强化外部监督。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工作进行视察指导与监督,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管理更加公开透明,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城市管理
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行分区分段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治理了露天烧烤、户外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违规行为,并取得显著成效;采取人员不定时蹲点与晚间突击巡查等措施对货运车辆撒漏、超限超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不间断的整治;规范了利津县三里市场、利龙市场、光彩事业一条街、夜市一条街和电信局前的摊点,保证了城市道路的整洁畅通。共下发《门前市容市貌整治协议书》20000 余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3000余份,《限期整改通知书》4000余份,取缔流动摊点800余家,与流动摊点经营户签订协议书4500余份,取缔露天烧烤集散点10处,清理疏导集贸市场 4处,查处超重、超高、超长车辆3200台次,清理影响市容市貌的废品收购站10处、包子铺15 处,规范津二路广告牌匾、灯箱广告500多户,查处乱贴乱画4500处,城区油井运输滴、漏车辆650辆, 沿街广告制造商的油漆污染路面25处,集中对城区主干道两侧乱搭乱建的临时简易房、影响市容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20份,对逾期不拆除的违章建筑,依法强制拆除,拆除三阳门前临时简易房2处,针对出租车乱停乱放现象,规划建立了凤凰广场停车场、台联门前停车场,初步解决了出租车的停放问题,整治城区乱停乱放出租车辆(包括摩的)2500余辆, 配合村委会治理集贸市场物资交流大会期间的交通秩序。在县委县政府安排的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中,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四)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任何工作的有效运转,都离不开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作为新生事物的综合执法,更不例外,如果不从机制上着手,就很难保证执法效果,鉴于上述思考,我们对综合执法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一是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执法队员日常工作规定》、《队容风纪暂行规定》、《行政执法文明执勤礼貌用语》、《执法队员“十不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内部的规范管理;二是实行了岗位目标责任制。执法局领导班子成员明确工作分工,执法大队划定工作范围,层层落实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 人人担任务,人人有指标”的工作局面;三是根据市容市貌的标准,将具体目标进行量化管理。实行《百分考核制》,坚持半月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每季一总结,全年一汇总,将考评与惩奖、晋升挂钩,调动了广大执法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