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良庆区三叠石北三巷的居民终于在家门口拥有了一条宽敞明亮的道路。据那里的居民介绍,这条原来一百多米长的小巷,从1993年开始就一直坑坑洼洼,路上的淤泥常常高出路面十多厘米,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去年南宁市将包括三叠石北三巷在内的30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今随着项目的全面实施,道路没有硬化、没有路灯和排水系统等困扰附近居民多年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2006年初,经南宁市人大审议通过,该市确定了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年的努力,这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得到了有效落实,造福了三叠石北三巷居民等许多市民群众。这20件为民办实事分为社会保障、社会事业、交通建设、环境治理等几个方面,其中为生活困难的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治疗、植树和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扶助贫困生就读、为五保户修建住房、免费地中海贫血筛查、电话“村村通”工程、小街小巷改造、新增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农村饮水问题10个项目得到了快速推进,提前甚至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
去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有效落实
2006年,南宁市“为生活困难的城乡肺结核患者免费治疗”项目实施的效果显著,全市累计发现符合项目条件的病人2179人,累计完成目标任务的121%,病人2月末好转率达95.0%。去年,该市医疗机构建立了一个与“结防”机构紧密合作的平台,使医院和防治中心能够及时快速地沟通信息、密切配合。此外,有关部门还进一步加强了对结核病的宣传防治工作。
在实施“绿化种树150万株,实施20公里城市主干道绿化、美化、采化、亮化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南宁市仅绿化种树一项就累计投入资金达16476.6万元,种植树木154.1386万株,累计完成任务的102.76%,精品线路市容景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立面和亮化工作也按计划完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去年南宁市在“扶助3000名贫困生读书”项目上得到了各县区教育部门的通力配合,8月中旬,全市累计拨付扶困助学资金达200.8万元,并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在实施“为1000户困难五保户修建住房”项目中,全市共投入资金520.736万元,为595户极度危房或无房的五保户重建住房,为405户五保户维修住房,很好地保障并改善了困难五保户的基本生活。
“为农村新婚夫妇免费开展地贫筛查”是该市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实施项目之一,南宁市人口计生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22日,全市各有关部门为5000对农村新婚夫妇进行了免费的地贫筛查,项目任务提前3个月全部完成。
2006年的“农村8万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既是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该市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第一阶段任务,南宁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年初四家班子领导亲自为1094名外出务工人员送行,拉开了“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序幕。截至去年11月,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24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56%。
在“解决8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一方面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就工程建设规划、资金筹集、水价等方面征求了广泛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深入各村屯实地勘察,优化规划方案,扩大工程受益范围。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投入资金3721.09万元,完成292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惠及12.8万农村人口,超额完成任务。
另外,“新增5万个就业岗位”和电话“村村通”工程两个项目也超额完成了任务,其中去年1月至12月,全市新增就业岗位达5339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6.78%。而全市在去年3月底就提前完成了年度农村智能电话工程的建设任务,实现全市农村地区通信全覆盖。
与此同时,“建设经济适用房10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工程”、“建设5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项目”等另外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也获得了大步推进。其中去年备受关注的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分为桃花源、江南富宁新兴苑、东沟岭金禾湾、恒大新城、凤岭·在水一方、军安新村、龙翔苑、澳华花园8个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达7.5亿元,1月至12月累计开工面积100万平方米,累计竣工面积80.04万平方米。为确保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早在去年5月建设项目推进会上,市委、市政府就已明确表示,经济适用房建设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和专人负责制,对完不成任务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取消下一轮经济适用房项目的竞标资格。如今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已完成既定目标,民众对项目建设普遍满意。截至去年9月的销售数据显示,共有10225户申购经济适用住房,其中已经有9089户获得购买资格。仅去年1月至8月,发放准购证就达2781户,销售率高达100%。
今年多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关联
为民办实事是南宁市委、市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认为,十几年来,南宁市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切实推进,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实事项目也越来越实在。去年底,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南宁市委、市政府继续提出2007年要做好的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后,将全面铺开实施。它们是:完善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继续完善五保户供养制度;继续实施农村特困人口危房改造工程;加大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的资助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解困工程;开展马山、隆安两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加大实施城乡市场建设工程力度;完善城区垃圾中转站网点设置和建设县级垃圾填埋场工程;继续建设一批城市停车场;继续实施城市河道治污及排涝工程;实施种植170万棵树木工程;实施保护骑楼街及危房改造工程,继续改造一批小街小巷;继续加大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新建一批廉租住房;继续为5000对农村新婚夫妇免费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继续为生活困难的城乡肺结核患者免费治疗;继续实施贫困高危孕产妇救助工程;新增下岗工人再就业岗位5万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的钟柳红所长认为,政府今年制定的这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建设、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与往年相比工作的侧重点有所改变,首先,把完善农村群众生活保障制度和继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放在前两项来完成,而且在20个项目中,与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有关的就占了将近10项,由此可见,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强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上,也正好落实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布署;其次,在城市建设这方面,除了继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实施城市绿化工程,还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完善城乡市场的建设,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彻底整治市容市貌,为市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决心;继续把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与民息息相关的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说明市委市政府早已意识到这些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落实和完善,才能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