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创建文明县区达标竞赛活动中,武鸣县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根本,以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县城环境、塑造良好形象为重点,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深入开展文明县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06年以来,武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全县人民以开展创建文明县区达竞赛活动为契机,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和形成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全县经济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全县面貌日新月异。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着重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全县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从政道德教育。年内,全县上理论辅导课570多场次,观看电教片898场次,参加辅导学习的党员干部达65720人次。举办干部培训319期,有20728人次参加培训。同时,全面开展以政务公开和责任追究为重点的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承诺服务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设立投诉电话,成立一门式办证大厅,加大违法行政投诉处理力度。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达92%以上。
二是坚持维护稳定,着力建设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创建“平安武鸣”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和应急方案。开展“平安镇”、“平安社区”、“平安村”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构筑新型的治安防控工作新机制。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共挂横额标语80多幅,分发宣传资料1.6万多份。年内,没有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没有发生群死群伤的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县城公共安全设施完好率100%,群众安全感达90%以上。
三是着力建设“信用文化”,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广泛开展评选“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活动,有22家效益好、诚实守信、合同履行率达100%的企业被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每年组织开展了“诚信宣誓”活动,全县有19家私营企业、个体户被评为南宁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大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活动,兴武大道获“消费者满意一条街”。
四是坚持务实创新,全面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注重培育、宣传先进典型,全县共评选表彰了全国劳动模范1名,市级劳动模范1名,先进单位7个、先进集体32个,先进个人132名。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城乡孩子手拉手学习基地”创建活动》获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并认真落实科教兴县战略,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65%,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率达100%。该县尼达妮合唱团演唱的《壮家五色饭》获第二届中国儿童音乐节声乐比赛金奖、舞蹈《古岳铿锵》获“全国首届鼓舞大赛”二等奖。目前,全县群众文体团队70个,年内举办全县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2次,全县文艺演出 67场次,“三月三歌圩”活动扬名区内外。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2005年,共投资了700多万元建设县城兴武大道东段美化亮化工程;投资1918万元新建占地180多亩的香山河公园;定期开展“脏乱差”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全县计划生育率90.95%,共为群众康检妇检14多万人次,落实四种手术6962例;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为105.16%;城镇新增就业2193人,完成任务的137%;全县共发放救济金429.5万元。
六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2005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35.13万人,完成植树180万株,建立绿色工程领导示范点2个。新增绿化面积6103平方米,完成创建绿化达标单位5个,花园式单位2个,最佳花园式单位1个。县城绿化覆盖率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2平方米,500米之内无绿地盲区。垃圾定地投放、清运及时,无散放、溢漏现象,居住区垃圾分类收集达53%,垃圾、粪水清运处理率、街道清扫保洁率均达100%。年内全县累计环保总投资9713.63万元,环保投资指数为2.04%。
七是强化措施,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先后制订下发了创建文明县区达标竞赛活动工作方案,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市民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并建立投入机制、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并坚持在新闻媒体设立文明创建栏目,持续宣传报道创建文明县区达标竞赛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先进典型,曝光不文明行为,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吸引群众参与创建,组织了“三个一”系列宣传活动,即:给全体市民印发一封公开信,出动宣传车在街道巡回宣传,在主要街道制作一批创城公益广告牌,使创建活动成了市民关注的热门话题。扎实开展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覆盖面达100%,目前全县有县级以上文明单位398个占80%,县级以上文明村镇160个,占80.8%,其中城厢镇大皇后村和双桥镇下渌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县有县级以上文明社区16个,其中市级文明社区3个。年内共组织13次全县性的“三下乡”活动,受益群众达15万人次,活动面达到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