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武鸣县全面治理“五乱”初见成效


2007/1/19 13:38:40   来源:武鸣县信息办
【字体:  】【颜色: 绿 】 
    自2006年南宁市“三会一节”过后,武鸣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关于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的重要指示,迅速行动,在全县组织开展治理“五乱”,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工作,目前已初显成效。

    武鸣县一是成立了由规划建设局、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卫生局等单位及各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武鸣县治理“五乱”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指挥部,并挂牌成立城乡清洁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制定下发了《武鸣县开展城乡清洁卫生运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方案》、《武鸣县治理“五乱”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文件,将“五乱”治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并列入各单位、各级干部的年终目标考核及干部考核内容,推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确保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县委、县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制定下发了《关于成立各镇城镇建设和市容环卫管理站的通知》,对全县13个镇统一设置城镇建设和市容环卫管理站,按照3—5人定编,使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治理“五乱”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二是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委县政府迅速开展宣传工作。继去年12月9日召开动员大会后,12月12日又再次召开了全县股级以上干部动员会,12月15日在县城文化广场举行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治理“五乱”市民大行动仪式活动。县内的《武鸣时讯》、武鸣网、武鸣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并对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跟踪报道。三是重拳出击,全面整治。围绕“摊点乱摆、车辆乱放、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为重点,组织城建、公安、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采取坚决果断、灵活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全县治理“五乱”,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累计投入30多万元。其中,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近12万份,印制“城乡清洁工程”监督员袖标1000条,向每个临街门面发放宣传通告。以手机短讯形式发送宣传综合整治“五乱”短信息12.7万条。出动宣传车辆500多台(次),依法强制拆除乱搭乱建(构)筑物15处,面积520平方米,拆除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巨幅广告牌15块,清理乱贴、乱刻、乱画、乱张挂的标语、广告海报232处(张),清理未经工商部门登记的违法广告480多份。共出动执法人员1100多人次,纠正违章人数1646人次,取缔乱摆乱卖摊点50余处,限期整改3046起(其中摊点乱摆1682起,车辆乱停放53起,垃圾乱扔1352起,广告乱贴147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7份,依法采取保存证据物品58件。清运城乡结合部垃圾60余吨,查处违章堆放建筑垃圾行为56起,强制清理违章堆放建筑垃圾18处,查处建筑垃圾运输撒漏行为7起,并选择一块面积为14亩的低洼地作为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解决了建筑废料堆放难的问题。累计新增县城街道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846个,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495次,其中无证驾驶323起,酒后驾驶67起,超速行驶106起,违法装载236起,暂扣机动车984辆,吊扣驾驶证47本,行政拘留2人。全县各镇也积极行动起来,发动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并将“城乡清洁工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整治镇容村貌。各镇共清扫圩亭、镇村主要道路20000多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140多处,清运垃圾80余吨。

    目前,武鸣县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 全面治理“五乱”已初见成效。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