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黄山市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侧记
2007/1/24 15:08:56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黄山市依江而建,拥有“山水城市”格局。由于城市建设重心一直放在北城区,所以直到上世纪末,南城区基本处于半城半乡、半市半郊状态。昔日南滨,堤垮树毁,建筑零乱,污水直排入江,洪水时常威胁安居,不仅极大影响了城市风貌,而且抗灾防灾能力差,人居环境令居民不满。2002年,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城市建设总目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应运而生,并以其生态、和谐、徽韵的特色及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显著效果,被建设部授予200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

  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东起屯光新桥,西至佩琅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50~80米,总占地面积约30公顷,水域面积约84公顷。项目通过对滨水过渡空间的水体、水上设施、生态驳岸、滨水景观带、道路、亮化六大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塑造了生态型滨水景观,改善了南滨江城市风貌,营造了优良人居环境,带动了南城区开发建设。

  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是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体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高起点、高品质,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波士顿国际设计公司参与方案设计,先后完成《中心城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南滨江滨水地区综合设施环境景观工程设计》、《莲花绿化广场设计》、《新安音乐广场设计》、《湿地公园设计》,高规格、高水平的设计为景观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黄山市市委、市政府在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中,创新工作思路,项目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借鉴先进城市先进经验,按照“以路带房、以房建绿、以地生财、综合补偿、滚动发展”的方针,严格依据规划设计,以尊重、保护自然为原则,高标准实施项目建设,带动南市区整体开发,取得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效果。项目主要包括河道清淤、生态护岸、截污管网、园林绿化、市政道路、景观亮化六个方面,启动于2002年,建成于2005年,总投资7800余万元。

  由于新安江属山区河道,河床坡降较大,而中心城区段又属盆谷平原区,河床落差小,弯道多,加之上游水土流失,致使中心城区段河道河床比建国初期平均淤高约2米,导致河道过水断面减小和行洪能力下降。为此,实施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伊始,就同步开展河道清淤工作,投资200余万元,清淤百万立方。通过清淤整治,有效改善了水面生态环境。在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中,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有效调和了防洪护岸与滨水景观矛盾,满足防洪要求,采取分梯砼花格加草坪护地断面,砌筑生态护岸54000平方米,将江水、护堤、绿化有机融为一体。黄山市依据中心城区污水管网规划,投资1400余万元,自西向东沿南滨江铺设截污管道约3.5公里,并将南市区城市污水跨江与北市区城区污水管道并网,经提升泵站提升汇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彻底解决了南市区多年来污水直排入江问题,根治了水质污染。

  园林绿化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是“环境优先,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南滨江滨水景观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原有植被,强化运用乡土树种,栽植各类乔木15600株、花灌木204万株,铺植草坪1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1公顷。湿地公园在原有滩涂和河道沼泽地上,按照“节约、生态、自然”原则,满足泄洪要求,保留原有杨、柳树林,充分利用河沟、土丘,因地制宜,堆岛通渠,使各滩岛自然融入地域水系网络之中,并广植耐湿植被。既恢复了滨水生态景观,又为市民搭建了亲水平台。新安音乐广场以广宇大桥为对称轴,采取扇形布局,以景墙、流水、树阵、缓坡草坪、园林小品作有机灵活构图,简约、明快,闹中取静、静中有动,满足休闲游憩,同时与园林式居住小区景观绿化互通互透,实现“人居”与“自然”视觉零距离。莲花绿化广场设计突出使用地方特色树种,采取大树绿化为主,通过亲水平台、滨河步道、叠水瀑布以及尺度适宜、用材简朴的设施小品,充分体现环境景观的人性化。配套市政路网,以南滨江滨水景观带为辐射,相继建成滨江路等纵横路网,并同步实施路网绿化,以此带动地块开发,先后建成东方丽景、江南新城等“徽韵、典雅、高绿量、生态化”的居住小区,改善了区域人居环境。亮化作为南滨江滨水景观工程的一部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按照节约、节能、杜绝光源污染原则,以滨水、滨江为彩链带,以湿地、广场为夜明珠,营造波光倒影,迷人闪烁的靓丽夜景与北滨江遥相呼应。

  引发的思考

  思考一:高起点规划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健。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脉搏,总体规划对“三江六岸”的功能定位是实施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的依据,以此为依据,编制中心城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并深化南滨江滨水景观工程设计。高起点规划、高水准设计为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绘制了蓝图,为综合整治取得实效提供了技术保证。

  思考二:环境建设适宜适度超前。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是经济建设的载体。环境也是生产力,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建设适度超前既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又节约城市建设成本,推动地块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实现提升地块土地商业开发价值目的。

  思考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共同参与是提高项目建设效益的保证。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是社会公益事业,同时又是一个以环境超前,带动地块开发的市场化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城市投资公司创新资金运作模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方式,在规划、建委、国土、等各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严格依据规划,实施多元素统筹整合,多方位全面整治,取得了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黄宣)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