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年伊始,在陆川县的街头巷尾,人们议论得最多的就是一则招聘启事,内容是招收79名城乡街道环卫保洁员。报名对象范围为:全县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国有企业中属夫妻同时下岗失业的人员;在企业下岗的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在城镇居民中属“零就业家庭”人员。
这样一则招聘启事,对不少困难的家庭来说,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人送去了温暖和希望。1月22日下午,在陆川县环卫站,记者看到了一大批被聘用上的环卫保洁员正在接受岗前培训。
朱恒英,43岁,住在陆川县城的公园路,全家五口人,三个女儿正在上大学和中专,就凭她和老公开个小烟摊维持生活和支撑孩子读书,属于零就业家庭。多年来,为支持孩子们读书,生活过得很苦。她“对号入座”,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应聘,结果经过各方面条件考核,被聘上了。她说,有一份工作,就多一份收入,孩子们读书就有保障,家里生活也好过一些。
林海峰,53岁,是位退伍军人,当年从部队回来被分配到横山供销社工作,1990年下岗。十几年来,他一直领取低保生活,家庭生活负担重,日子一直过得很艰难。这次招聘街道环卫保洁员,单位领导通知他去报名,他也被聘用了。有人说,不就是去扫大街吗,钱不多,值得去吗?他说,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架子,当环卫保洁员,每月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这样的工作,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有政府安排去工作,为什么不去呢?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与再就业结合
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招聘环卫保洁员,陆川县在我市首开先河,他们是如何想到、做到这一点的呢?
陆川县委领导说,陆川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是一项深入持久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开展“管理服务创新年”活动的突破口和重要载体,城乡环境面貌是展示党委政府管理服务创新成效的一扇窗口,是反映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更是为民办好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就应该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
陆川县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把环卫保洁员定性为国家特定政策扶持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为月工资400元,其中100元为用人单位支付,300元由县政府从专项资金中安排,上岗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并视情况解决养老保险。所招聘的人员由用人单位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管理,合同期为一年,合同期满如需继续使用,则再续签劳动合同。
在招聘环卫保洁员的过程中,陆川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从帮助贫困群众家庭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招聘,让更多的困难家庭得到扶助。如一个原来在乡下代课的女老师,每个月只有200多元钱的收入,后来离婚了,也不在学校教书了,还要带两个孩子生活,生活异常艰难。在这次招聘中,她也报名了。按招聘要求,她是不符合条件的,但是,她的家庭生活确实很困难,需要帮助。经过研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特事特办,同意招收她为环卫保洁员。像这样通过招收公益性岗位人员,帮助困难家庭的例子在陆川还有很多很多。在他们看来,这样做既推进了城乡清洁工程,又帮助了困难家庭,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记者 詹丽萍 通讯员 钟雨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