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组织,创新绿色社区机制 ● 抓基础,打造绿色社区精品 ● 抓宣传,建设绿色社区文化 ● 抓共建,同谱绿色社区新篇 几年来,在社区单位、居民的参与支持下,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积极努力下,北京市西城区新风中直社区紧紧围绕绿色社区标准,围绕“环保走进社区,绿色贴近家庭”主题,加强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增强社区居民环保观念和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首都绿色社区工作,营造社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意盎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既改善了社区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社区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绿色社区、首都文明社区,获得“全国物业管理优秀住宅社区”的荣誉称号。
一、抓组织,创新绿色社区机制
创建绿色社区是传播绿色文明、培养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新形势下对社区居民开展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为把创建绿色社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新风中直社区从抓组织网络建设和健全完善制度着手,做到“一个明确,两个到位,三个结合”。即明确创建绿色社区的指导思想,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创建工作结合特色社区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和爱国卫生活动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的指导思想是:以落实绿色奥运理念为指导,以建立完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居民参与机制为内容,以增强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为目标,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努力在社区中形成绿色生活的道德氛围,唤起居民对自然的感情和责任。在指导思想明确后,组建创建绿色社区管理工作网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物业站站长任组长,驻区单位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环保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共建单位、社区党员、学生、居民共同组成。在创建工作中,依据重点指标,责任分解到人,社区主任负责方案制定、工作协调,居委会主任负责环保宣传教育,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社区的环境建设及绿化工作,使创建绿色社区工作做到组织保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上下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做到了创建有人抓,工作有人干。
二、抓基础,打造绿色社区精品
为改变社区的环境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快创建绿色社区步伐,社区着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综合整治的力度,努力打造绿色社区精品。首先,协调各方开展绿化美化工作。配合街道城管部门对社区内主干道及暗沟、破损水泥板、路面井盖进行了全面翻修,对社区内空地进行绿化、美化,仅2004年就栽植树木400余株,安装喷灌200多米,喷头20余个,绿化面积上千平方米。在停车场内铺设嵌草砖,既增加了停车位,又收到了绿化的效果。如今的社区绿化面积达12300平米,绿化覆盖率33%,始终保持着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社区形象。其次,协调各方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安装社区健身器材,解决社区各项用房,社区室外活动场所100平米,设有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器具,方便社区居民休闲和锻炼的需要;设立带有明显标志的垃圾分类回收箱,用作社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废旧物品循环再用的生态处理,做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日产日清;安装使用节能设施,推广节水节能器具,使用清洁型燃料能源。社区目前家庭使用节水龙头达到100%,大多数家庭安装了节水马桶和节能设施。第三,协调各方抓好爱国卫生运动。以创建全国卫生区工作为契机,社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我们利用宣传墙报、宣传咨询等形式发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对社区内的餐厅、居民住户进行反复检查,对辖内的空地、绿地,进行药物喷杀,坚决治理脏乱现象,有效抑制了四害的孳生。在社区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搞卫生,人人爱环境、人人护环境的氛围,社区做到了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违法建设、无乱堆乱放,彻底改善了社区的人居环境。
三、抓宣传,建设绿色社区文化
首先把如何使绿色意识、环保意识渗透到社区内的每一个家庭、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居民,营造整个绿色社区文化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一是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绿色社区文化,首先要营造文化氛围。2004年初,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提出创建特色社区的建议,在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建立文化特色社区的目标。把建立文化特色社区与绿色社区创建结合起来,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墙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重大意义,宣传环保知识,以宣传促进绿色意识,以文化深化绿色文明,以此赢得整个社区的支持和认同。二是注重开展文化活动。抓好创建绿色社区工作,必须强化对广大居民的宣传教育,把宣传教育寓于各种文化活动之中,充分吸收居民参与,引导居民建立绿色文明的生活及消费方式,以此推动社区内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深厚基础优势,利用社区宣讲队伍、文化服务站等,采取广场文化、楼道文化、乘凉晚会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创建绿色社区的宣传;以“崇尚科学、革除陋习、保护环境、健康生活”和“清除白色污染,共建绿色社区”为主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结合城市清洁日和世界环境日组织“节水节能小窍门”座谈,用宣传条幅、宣传栏、宣传单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为创建绿色社区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创建绿色社区活动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年来先后举办了《预防禽流感》、《肠道传染病》、《抗菌消毒八项注意》等宣传展15期,参加社区卫生站健康达标等卫生培训80余人,评选出绿色文明家庭10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宣传活动,绿色文明新风进入了社区,居民普遍提高了环保意识,居民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的自觉性也大大增强。三是注重利用文化设施。社区阅览室,面积30平米,现存图书杂志8000余册,订有《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人口报》等20余种报刊、杂志,老年学校拥有电视机、录像机、VCD机等群众文化设备,长期免费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多功能室集会议室、市民学校、活动室为一身,常年开办健康教育大课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社区举办讲座,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普讨论,组织开展文艺书画、家庭生活、安全防范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丰富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开展创建环保达标社区和绿色社区活动的要求,2004年共组织环保、健康讲座8场,保健、卫生知识竞赛2次,知识答卷3次,增长了居民的科学知识和环保知识。四是注重发挥队伍作用。2004年在原有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在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党员中开展了无职务党员上岗定责及党员“六主动”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居委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员成为了创建绿色社区的中坚。北京市第一支节水志愿者服务队就出自该社区,他们是2001年底由社区离退休老同志自发组织的一支服务队,他们配合市、区、街开展服务,开展宣传,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在志愿者的倡导下,在党员的带动下,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也得到不断增强,社区内,拿菜篮子的居民多了,使用塑料袋的少了;自觉不用一次性制品的多了,乱放垃圾的少了。居民普遍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荣,绿色社区文化的建设使社区居民的绿化意识、环保意识得到增强,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四、抓共建,同谱绿色社区新篇
在创建过程中,积极寻求社区单位、物业和街道的支持和帮助。把物业管理吸收到社区管理中来,由社区物业站站长出任社区主任,方便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发动驻区学校共同开展共建绿色社区活动,在校居共建中通过在学校开设环保专题课、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参与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中直机关住房服务中心及物业部的帮助下,社区不仅建立了包括文化室、阅览室、居民活动室、市民学校、老年学校等学习、交流活动场所在内的全套文化活动设施,还出资完善了社区的环境整治;街道投资10万余元在社区建立了以“梦幻青春”雕塑为主体的生育园、精神文明宣传栏和科普宣传栏,在营造社区一景的同时,成为了社区标志型建筑,使社区环境更具人性化、艺术性和功能性。
绿色社区的创建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使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