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至26日,贺州市“城乡清洁工程”第四视察组在市政协副主席于枝周的带领下,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实地察看了富川瑶族自治县“城乡清洁工程”实施的情况,并对白沙镇、麦岭镇、葛坡镇、莲山镇、城北镇、古城镇、新华乡等乡镇进行视察。在座谈评议会上,视察组认为,富川瑶族自治县开展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争当文明市民”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自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以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县城为重点和示范,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该县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做到与县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努力争创自治区级文明县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争创环境优美、整洁的新农村的“两个结合,两个争创”。在县城和圩镇,该县坚持“疏”、“堵”结合的办法,既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创造条件,又严格管理,依法采取措施,矫正各种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采取五项措施,整治五乱现象。一是加强市场管理,治理摊位乱摆。根据县城中心集贸市场正在进行改造扩建的现状,对中心市场周边临时交易场所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对早餐和夜宵摊点实行划分区域、集中经营,并集中力量清理一批商贩和沿街乱搭雨篷、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乱摆乱放等现象。二是加强车辆管理,治理车辆乱停。该县进一步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在主要街道路段重新规划和设置公共交通车辆停靠站、机动车辆临时停放点和营运客车、货车的停放点,严格管理车辆的停放秩序。三是加强市容环境管理,治理垃圾乱扔。在实施城区生活垃圾有偿服务的基础上,该县以“门前三包”为切入点,强化城镇监察,以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加强对乱扔垃圾行为的管理,不断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确保城市环境清洁卫生。四是清理小广告,治理广告乱贴现象。从去年10月开始,该县聘请专人对县城风雨桥、主要沿街道路等重点部位的“牛皮癣”集中清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五是清理建筑工地,治理施工乱象,对施工现场污染环境、噪声扰民和运输抛撒等问题进行治理。据统计,该县共安置临时停车牌90块,划定临时停车线350平方米,清理乱停乱摆和占道经营商户1000余户,清除横幅广告200余幅。 在乡镇,该县各乡镇对集镇实行每天上门收取垃圾制度,并聘请保洁员每天对乡镇主要街道进行保洁清扫,各乡镇还建起了垃圾集中堆放池,征用划定垃圾填埋场。在乡村和社区,该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为示范,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灯-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把着眼点放在村风民俗的转变上,注重引导群众把讲文明、讲清洁、讲卫生写进村规民约,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村容村貌得到美化。通过县、乡(镇)、村三级联动,该县不断建立健全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该县进一步完善措施,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城区街道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责任制,投入1万多元购买了2000多个垃圾桶免费发放给沿街门店、住户,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从公安、交警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到城管办联合执法,建立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该县还增聘25名环卫工人,招聘12名城市综合执法协管员,每年增加2万元经费保证每天洒水车上街洒水,以进一步提高该县的城镇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程度。 (记者 周吉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