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这样的先例,国六条、90平方米70%、加息、限外、未封顶楼盘按揭叫停、经适房回购等一系列政策会在一年的时间内如此频繁与快速地出台;也从来没有哪个领域像房地产一样,即便是一个细小的政策变动也会强烈地牵动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市民的神经。现在,对2007年楼市走向的预测又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有人认为,随着中央进一步加快宏观调控步伐,房地产的暴利时代行将结末,房价会整体下降;也有人认为,随着与土地建材等等各项与住房相关费用的上升,房价将保持增长的势头。
2007年楼市究竟是凄风惨雨?还是风和日丽?
当然,任何预测都要等待时间的验证,而桂林市民又会在2007年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记者为此在市内采访了20多位市民,并根据在市民中具有代表性的购房意愿望做了一个粗略的汇总。
买房者说
观点一:买涨不买跌
采访对象:高先生 学校工作人员 41岁
高先生表示,他在市里已有了一套4房1厅的住房,所有的款项已在2年前结清。但是他今年仍打算在市中心买一套小户型的住房。原因是他认为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势必要求更高,桂林市区可以进行开发的地段逐年减少,房价将保持上升态势,买房的时间越早受益越多。 观点二:银行存款利率比不上房价增长幅度
采访对象 黄小姐 会计 28岁
黄小姐毕业已有6年,目前月收入3000多元,早就有了买房的能力,从2000年至今6年的时间内,她不只一次想要买房,可是每次买房之时总是下不了决心。等来等去,等到的是房价的逐年上涨。“现在想想4年前不到1600元的房价,如今都已经攀升到近3000元,而银行的存款利率不过9%,你说我后不后悔?”黄小姐表示,她今年是铁了心的不会再等下去,一定要去“淘”一套心仪的住房,就当作将钱存在一家利率较高的银行。 观点三:银行进入加息周期,按揭成本将逐年上升 采访对象:文先生 公务员 32岁
对于经济颇有见地的文先生认为,让他决定今年出手买房的理由是,从去年4月份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前后两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甚至连公积金贷款利率都开始进行微调,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到加息周期,贷款利率应该还会继续上涨,消费者的按揭成本也将逐渐提高,因此,早点出手买房,会显得更明智。
此外,记者还在采访中发现,还有一些市民选择今年购房纯属“无奈”之举。例如家住乐群路的刘先生,计划今年与女友结婚,目前急需一套住房享受二人世界。再如家住丽君路口的覃先生,结婚以来一直和家人及两个弟弟住在一套90平米住房中,爱人目前已有了身孕。为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为了给两个弟弟一个相对宽松的居住环境,覃先生认为购房之事已经不能再拖。覃先生正在考虑的是,到底是在繁华地段买一套二手房,还是在较偏远的地段购买一套小户型住房。 不买房者说 观点一:等待房价回落 采访对象:朱小姐 教师 28岁
朱小姐表示她今年应该不会买房,会继续租房住一段时间。因为国家在去年颁布了这么多关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效果怎样都会在今年有所显现。在态势还没有完全明朗之前,她不准备轻举妄动。现在许多开发商憋足了劲涨价,购房者相对要多支出购房成本,如果购房者都持币观望的话,就有可能形成买方市场的局面,房价自然下降。而且现在政府正在实施宏观调控抑制房价上涨,要是真把房价打压下来,现在高价买房到时候就会形成负资产,吃很大的亏。 观点三:买房不如投资股市
采访对象:阳先生 公务员 35岁
阳先生表示他今年不准备买房,他想将手头空闲的15万元再入“基市”搏杀一年。阳先生说他去年8月份投在基金上的5万元让他获得近3万元的收益。考虑到现在股市大盘尚属稳定,阳先生觉得过早将空闲资金购买尚未显示出涨跌的楼市显得为时过早,也有些可惜。 观点四:物业税和加息是两个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采访对象:梁先生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 37岁
梁先生表示虽然自己有再购买一套住房进行投资的念头,但是今年不会买房,因为他认为悬而未决的物业税很可能会在今年“落地”。如果国家决定对拥有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征以重税的话,购买多套住房根本达不到投资的初衷,只会增加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而且届时难以将这套住房脱手,成了一个负担。
梁先生还提到银行加息的问题。他与上文提到的文先生观点不同,他认为,有消息说,加息的可能性还会有。那么,自己既然已有一套住房,为何还要为自己买一个负担回来?(记者 韦鸣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