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宾阳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呈五大亮点


2007/2/17 9:29:49   来源:宾阳县财政局 
【字体:  】【颜色: 绿 】 
  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减负6244.6万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综合直补,87万种粮农民直接受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15万学生直接受益……2006年集财政资金达到11382万元,用于支农投入。

  近年来,宾阳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创新理财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着力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重用。

  (一)从“索取”到“多予”,加大支农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前,农业税收入是宾阳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2年涉农税费收入6244.6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69%;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为1805.25万元,比改革前减少了4439.35万元;2005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免征农业税;2006年筹集财政资金达到11382万元,用于支农投入,其中83万元支持新桥镇双江村、和吉镇六角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

  同时,进一步加大组织财政收入力度,逐步提高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财政收入增量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做到稳中有升。

  (二)实施项目带动,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共投入各类财政性资金1.3亿元,支持该县公路交通城镇基础设施、农业、林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安排3400万元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镇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为以城镇发展带动农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6年筹措资金2917万元,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实力。

  (三)落实“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筹措资金1380万元,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优质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投入80万元,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扶贫开发等,促进农民实现增收。

  (四)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增强农村社会各项事业保障能力。按照公共财政原理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的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2002-2005年,累计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支持农村中小学244个D级、C级危房改造;累计筹集7800万元,用于“普实”和“两基”巩固工作,并顺利通过自治区达标验收。2005年投入461万元,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筹集2809万元继续加大支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1,423万元,改造项目49个,已峻工项目22个,未峻工的项目正在加快实施中。支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支持科技兴县兴农战略,2003年该县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积极支持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改善了乡镇卫生院(所)基础设施条件,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全县实现了255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完善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灾民救助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公益服务水平。

  (五)继续推进县乡村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的村级经费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监”改革,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