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八步区把推进企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企业化发展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镇化繁荣农村,其中,该区农业企业化经营产值达21.63亿元,占该区农业总产值的56%,有12万户农户50多万农民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从事企业化经营,占总户数的65%,农民从企业化经营中获取的收入占个人收入60%以上。
依靠企业化发展农业。该区在巩固、扶持、做大做强大成食品有限公司、鹅塘罐头厂、富翔公司、芬芳果品厂等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大胆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新办了澳华林业公司、西牛牧业公司、公会晒黄烟购销公司、莲闽果品公司、红枫淀粉厂等30多家农业企业。目前,该区已有经济实力较强、设备较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00多家(含个体),其中规模以上(100万元以上)农业企业有34家。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每年可加工本地农产品30万吨以上。该区还有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0多个,发展协会会员18000多人,每年有八成以上的农产品外销由这些流通组织完成。该区依靠企业化经营,着力打造粤港澳的无公害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动土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地位。目前,全区已将60%以上的农民纳入了农业企业化体系,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每年增加农民收入7.2亿元。
依靠工业化富裕农民。该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坚持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重点加大了信都工业基地改扩建力度,加快贺街、沙田、大宁、西湾等工业园区建设步伐。2006年,该区信都、贺街五协、西湾等工业园区新入驻企业20多家,全年新增年纳税5万元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民营大户100多户,新增注册资本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5元,增长17.5%。
依靠城镇化繁荣农村。该区将城镇化作为繁荣农村经济、优化生活环境、拓宽增收渠道的有效载体,按照“两轴五极多点”的城镇建设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向农村倾斜,向农村覆盖。在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基础上,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从整治“五乱”入手,坚持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相结合。全区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建好沼气池1283户,进行“三改”1065户,通自来水893户,共拆除破旧房屋360间,新开通通村道路220.09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自然村29个。全区乡镇所在地、交通沿线重点村及窗口地段的容貌明显改观,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6.5%提高到去年的32%以上。 (刘意平 刘小辉 刘 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