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阳光的照耀下,湖北省孝感市城区显得分外靓丽。穿越大街小巷,“绿色”正在延伸,市容清新整洁,经营规范有序。
近年来,孝感市建设委员会在建立城市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同时,进行了多项改革创新,使城市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日前,记者采访了孝感市建设委员会主任王建华。
强素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为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该市以强化城管队伍素质为突破口,以着力提高市民城市水平为落脚点,进一步加大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首先是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执法人员能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敬业爱岗,恪尽职守。
其次是广泛宣传,切实增强市民城市意识。该市采取发放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单,在报纸、电视台、电台、建设信息网站开辟宣传专栏,表彰好的典型,曝光反面典型事例,并有选择的设置警示牌,借《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颁布的契机,大力宣传《条例》、通过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市民支持城市管理、参与城市管理、监督城市管理、理解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重实效提高城市管理档次
该市采取逐路逐段、步步为营的办法,认真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活动,先后对城区多条主干道及城乡结合部、岔道口的各类占道摊点、有碍观瞻的广告牌匾进行拉网式整治,同时对城区乱搭乱建棚亭进行拆除,共拆除建设路、后湖边路等路段乱搭乱建棚亭及乱搭彩条布180多处,收缴和销毁活动广告牌近400块。同时,每晚出动30多人的执法队伍对城区市容市貌进行巡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绿化投入方能招来绿色。他们先后对城区6条主次干道行道树进行全面补植,已补植各类乔木343株,补植美人蕉500株,补植龙柏球、金叶女贞、黄杨等3000株,并实施了槐荫公园后期建设方案,补植草坪3600平方米,补植乔木630株,新增大树7株。
该市又对城区25条主次干道,面向环卫干部职工和社会公开招标,逐步按照环卫清扫作业市场化、质量考核标准化、保洁方式系统化、监督管理法制化的要求,实现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并对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实行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三合一”全天候保洁,组成环境卫生执法专班,既当“管理员”,又当“宣传员”。
抓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占道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他们从管理上主要着力于疏堵结合,采取主次干道坚决取缔、小街小巷进行疏导、游摊游贩切实管严的办法,标本兼治。“疏”主要采取引导集约式经营,一是引导小商小贩进入专业市场进行疏导,建委、工商、商务等多部门联动,合理确定摊位租赁费用,让经营者入市经营。二是开辟新市场进行疏导,与商务、工商、规划部门及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沟通协调,使每个街道形成特色街。三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各类专业市场进行疏导,形成各类特色市场,使经营者买卖有市场,交易有场所。“堵”就是坚决堵住占道经营。孝感市一方面对重点部位、重点地带,实施集中整治、专人管理,特别是加强下班后的断档管理,保证城市重点地带管理的经常性。另一方面设立城管举报电话,随时纠正违规占道经营行为。
环卫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他们着力于改革创新,把主次道的清扫保洁权推向市场,逐步提升背街小巷的环卫作业保洁质量。同时积极推进精减环卫行管人员和收费方式的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与建设、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真正做到齐抓共管。
正是由于孝感市建设委员会积极创新、卓有成效的城市管理,城区的面貌才彰显出山水园林特色,他们正在为打造更优美的环境而努力,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