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桂东北的富川瑶族自治县,曾经是名扬岭南的“潇贺古道”的重要路段。如今它又是洛湛铁路从湖南进入广西的第一站。洛湛铁路在这个县境内拟设福利、富川和罗山3个车站。面对这个大好消息,当地瑶民无不兴奋万分,政府和群众都以万分的热情,积极迎接这难得的历史机遇。
火车站址万里挑一
12月18日,我们一行结束在湖南永州的采访,经永州的江永进入富川。一路上随处可见“洛湛铁路,富川梦圆”之类的标语。富川历史上的第一个火车站,将建在离县城11公里的古城镇塘贝村。
12月19日上午,县委宣传部小盘带领我们来到火车站的规划站址,这里仍是一片荒野,但宽阔之势令人“眼界大开”:站址位于数千亩的平地中,这和周围环绕的群山形成鲜明对比。
小盘颇有些自豪地告诉我们:在富川,想找到这么大一块平地还真不容易!富川境内群山起伏,地势时高时低,在洛湛铁路的工程平面图上,涵洞、隧道、高架桥等标志一连串。这个规划站址可真是“万里挑一”。
铁道部设计人员对富川火车站地址进行勘测和划线时,古城镇国土所的廖所长做了全程陪同。他告诉我们,据设计人员说,洛湛铁路富川段内的3个火车站中,有两个是小型货运站点,只有位于塘贝村的点属于客运和货运兼有的火车站,在这里除了建火车站外,还将建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变电站、广场等。所以,当地政府和群众都把这里当作富川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火车站。
“其他乡镇可真羡慕死我们了!”古城镇人大主席林乔雄说,最近几年,火车站的选址曾经多次变换,令他们这些关注铁路的人好不心急。他雄心勃勃地向我们展望了古城镇的前景:车站建在古城镇,这里将成为未来5年内的开发热点和新区,附近的地皮价格会马上上升,各界人士将争相前来投资,这里将由农村变成城市……
瑶胞热盼车过家门
“富川瑶民盼望铁路,已经做了十几年的梦了!”曾在多个乡镇当过领导、现在担任富川老龄委主任的杨学明谈起铁路,感慨万千。
他说,记得是在1993年11月,铁道部第二勘测院的技术人员来到富川,县政府要组织欢迎仪式,消息传开,众多瑶民纷纷自发赶到县城,欢迎的队伍排了十几里路。当时,勘测队员看到山民的热情,都激动得流泪了!12月19日,记者还走访了火车站站址附近的一些村庄。每次一进村,就会有村民上来问:“决定了没有?公路会不会‘拐’一下到我们这里来?”有的问:“能不能帮我们修一条公路,接通火车站?”小盘还笑着告诉我们,各村村民都在“打小算盘”。按规划,将从县城建一条二级公路通往火车站。于是,一些有可能“挨上边”的村庄都纷纷提出,希望公路“东拐一下,西弯一点”,让村民借助公路和铁路早日走上致富路。
洛湛铁路还将在富川福利镇设置一个小型货运站。福利镇附近白竹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该村有2000多村民,多数靠种烟叶、水果等经济作物为生。铁路建成后,烟叶和水果就可以直接装上车运往各地,方便省事多了。另外,村民还可以借人来车往之便做些小生意,如开小餐馆、小旅馆、商店和修理店等。
当日,记者还到火车“穿过”的另一个村庄茶源村采访。茶源村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村,70%的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一个开三轮车兜客的村民告诉记者,贺州举行铁路开工仪式后,他就捎口信给在外地打工的弟弟,让他在广东多学一些东西,等铁路开通后就回家来,自己做“老板”。
“背包”专家最是难忘
在筹建洛湛铁路的过程中,铁道部的勘探、设计人员多次来到富川。
他们翻山越岭,夜宿瑶家,与淳朴的瑶民结下深厚友谊,也给瑶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真是很能吃苦!”茶源村村民奉重新曾经接待过四批铁道部铁路勘测队的专家和队员,他们短的住一周,长则住上几个月。
奉重新回忆说,大约是在三四年前的一个深秋,天气已经开始变冷,有一天他到村子的后山干活,无意中看到几个背着大包的外来人正准备就地“安营扎寨”,一问是铁路勘测队员。他回村和村长一说,村长赶紧带上人,打上火把,把宿在野外的几名队员接到村里。
奉重新作为第一发现人,“抢”得队员住到他家里。
奉重新感慨,这些勘测队员每天早上背一个大包,拿着一张地图就出门了,常常是星星闪亮时分才回来,村民都非常尊重他们。
富川老龄委主任杨学明说,他在福利镇担任镇领导时,也接待过两个铁道部的专家。当时是2002年,专家从湖南出发,沿着勘测的红线进行复查。杨学明被县里派到湖南边界接应专家,做向导。当时,杨学明陪着其中一位老专家从福利镇一直走到莲山镇,几十公里的路程,逢山爬山,逢河趟水,饿了就在村民家吃饭,晚上也是住在村民家。老专家的敬业精神让他感慨不已!富川县县委接待办的一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铁道勘探队员来到富川,多数时候没有惊动当地政府部门。有的直接在山里露营休息,有的是去找山民借宿。而当地的百姓都很好客,热情接待了他们。
潇贺古道将再现英姿
富川文联主席唐玉文多年研究潇贺古道,对当地的交通问题素有见解。
“富川的交通,溯源远久!”唐玉文说,为了统一华夏,征战岭南,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28年)冬天,派猛将蔚屠睢带领50万大军,兵分几路沿潇水、湘水、萌渚岭、都庞岭南下。其中一路军自九嶷山至萌渚岭,修筑潇贺古道170多公里,从道州(今湖南道县)出发,经冯乘(今富川),最后抵达贺州的七里山。在汉代,又将其扩修为“楚粤通衢”,连接永州和广信(今广东封开),接通古海上丝绸之路,使它成为秦汉时期的交通命脉,将中原的经济、文化传入岭南。
唐玉文说,从历史看,从古至今富川都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如今修建穿过富川的洛湛铁路,无疑是英明之举。古代修路更多为征战,如今修路主要为经济,洛湛铁路建成后,从大的方面来讲,直接拉近了广西、湖南与广东的关系,使三方加强物流经济往来;从小的方面来讲,富川所在的都庞岭一带具有的丰饶物产,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输送出去。(记者 刘日刚 李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