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恭城模式:建设生态家园,发展农家旅游


2007/3/24 21:44:05   来源:广西广播网
【字体:  】【颜色: 绿 】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新村,整齐划一的街道、漂亮的农家小别墅、各式各样的旅馆饭店以及来来往往的游客,让人感觉到仿佛走进了一个旅游胜地。这个新村有个天佑酒楼,老板娘李杏芳把记者迎进了屋子。

    记 者:你好,这家酒楼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

    李杏芳:是2003年建起来的。当时县里面说要在我们这里建一个新村,建一个生态富裕家园。

    记 者:这种生态旅游一年带给我们家的收入有多少呢?

    李杏芳:一年也就是十多万了。”

    2003年,恭城瑶族自治县把红岩新村作为全县重点实施的富裕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工程之一,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万亩无公害月柿园,建成了集农家别墅、农业观光、生态民俗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景区。目前,红岩新村共建有50幢独立的农家别墅和瑶寨风雨桥、观景台、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基本形成了食、住、行、娱、购、游相配套的服务。携带家人从广州前来度假的王先生说:

    “整个环境感觉人和自然很和谐,民风很纯朴,环境设施都挺不错的。”

    红岩新村休闲生态旅游从2003年“十一”黄金周正式推出后,到目前共接待游客96万9千多人次,社会旅游收入近4千万元,带动果产品、纪念品销售及附加效益1500多万元。据了解,2003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依托农家乐休闲文化的品牌,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年均实现旅游总收入达4000万元。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李杰:

    “恭城生态文化旅游的定位,跟我们恭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的。恭城的文化底蕴比较丰厚,在发展中,我们要相应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推进三农的发展。通过文化旅游的模式,让老百姓跳出了原来仅有的农业生产收入。”

    为了配合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恭城瑶族自治县加大了对县城内文庙、武庙、周王庙、湖南会馆四大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开放,外地游客在这些地方都能够体验到浓郁的瑶家风情。来自南宁的方先生告诉记者:

    “8年前我来过恭城,当时我来的时候,晚上八点钟上街,商店门关着,街上也没什么人了。你看现在,晚上已经快十点钟了,还是很热闹的。”

    发展休闲文化旅游给恭城瑶族自治县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线的脱贫致富之路。目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的266元增加到2006年的2850元;全县800多个自然村已经有20多个建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生态家园”,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恭城瑶族自治县副县长郑建忠:

    “下一步,我们打算对县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一次整合,针对不同的特点,调整我们的客源,用文化的东西把我们的旅游发展起来,发展了旅游也就等于发展了经济。”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