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转变干部作风的工程 提高人民素质的行动



——柳城全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走笔
2007/3/27 16:06:54   来源:柳城县新闻中心
【字体:  】【颜色: 绿 】 

    近日,春寒料峭,细雨绵绵,柳城县太平镇党委书记龙庆革带领全镇干部职工走进该镇社区挨家挨户送资料做宣传:“太平是柳城打造209国道文明长廊的窗口,我们要搞好自己门前的清洁卫生,把垃圾倒进指定位置。”太平镇还投入十多万元对集镇主要街道设置斑马线、停车泊位和增高明沟盖板、建垃圾池,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活动要求,全力整治“五乱”,初步形成人人抓环境、讲卫生的习惯,极大改变了集镇面貌。

    其实,太平镇只是柳城“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到社区、村屯的一个缩影。“‘城乡清洁工程’要以制度约束、以规则推进、以标准实施、以成果检验,逐步形成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成为该县转变干部作风的工程,提高干群素质的行动。

整治宣传相结合 城乡面貌换新颜

    东泉镇是柳州、鹿寨、柳城三县市交界处,交通便利,商贸活跃,流动人口众多。繁荣的背后出现乱搭乱盖、跨槛经营,环境脏乱,曾被市督察组批评,新闻媒体曝光。哪里跌倒了哪里爬起来,3月3日、4日,该县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与东泉镇全体干部进行突击清理,把集镇乱搭乱盖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跨坎经营的责令其进入室内,规范整顿市场经营秩序,同时聘请了十几位环卫工人和保洁员,对全镇的卫生死角进行全面的排查与清理,对卫生清洁区进行日常清扫、保洁。“东泉街现在亮堂、整齐,路面又干净,我都没忍心丢垃圾了。”干净卫生的环境促使更多的人开始养成好的习惯。

    对于同样被批评曝光的沙埔镇,镇主要领导组织班子全体成员在路边树旁开班子会,按市督察组提出的整改标准认真实施。县里派出“增援部队”和镇干部及驻地部队官兵一起,全面整治新、旧209国道和集镇、市场、上雷村周边环境,取得显著效果。

    从3月3日起,该县启动“城乡清洁工程”突击月活动,发现哪里问题严重,县里就派“联合部队” 到哪里突击整治,贴上警示牌或提示语,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保洁一处。同时,“虚心接受舆论监督,认真彻底进行整改。”“人人讲卫生,个个讲文明。”的宣传语在县、乡、村各主要路段悬挂、张贴,向社区、村屯居民发放宣传资料15000多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全民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领导干部明责任,层层深入抓落实

    城乡清洁,重在深入,贵在坚持。去年6月开始,柳城县把每月的30日定为县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日。这一天,县城大街小巷都有干部群众拿着扫把、锄头、铲子忙着清扫街道、清理卫生盲区。

    为改变小街小巷清理难,乡镇脏乱差严重的状况,该县几次调整清洁责任区,并把责任路段向周边居民区、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各乡镇、华侨经济管理区延伸,由四家班子领导对应分片管理,对责任区的清洁工作实施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召开赶队现场会,以此消除卫生死角、卫生盲区。县督察组按照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对存在的严重问题一律在县新闻媒体曝光。现在,该县“城乡清洁工程”已初步形成县领导挂钩、牵头单位协调、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与工作格局。

    村(屯)是“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的难点之一,该县正积极探索好经验好做法。自治区级卫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凤山镇茂林屯,把屯里的大小道路划分责任区,分给各家各户负责,并形成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习惯;东泉镇大华屯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奖惩措施,每月评比一次“卫生家庭”,获得“卫生家庭”的予以一定奖励,对于不合格或者被举报乱扔乱倒的,就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寨隆镇小安东屯通过集资聘请特困户作为村级卫生保洁员,村中整洁与困难群众增收的新举措是“城乡清洁工程”的新亮点……目前,这种用村规章民约督促大家爱护环境卫生的做法正在该县陆续推广。

重管理来强执法 抓队伍又打基础

    “‘城乡清洁工程’是群众的民心工程、干部的作风工程。但总会遇到一些阻碍,我们则要耐心教育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深讲透,执法到位……”柳城县委书记焦耀光强调下一步工作要明确三个重点:要围绕重点工作在治“五乱”和集中整治,重点对象要面对乡镇与村屯,重点措施要抓好队伍的建设和长效机制的建立。现在,柳城正在整合城管人员和市场管理人员,组建一直懂法律、会管理、业务精、执法严的城镇管理执法队伍,联合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加大城镇综合执法管理力度,开展城乡农贸市场专项整治,综合整治非法营运车辆、出租车、三轮车等车辆在主要道路和人行道的乱停乱放现象,消除“五乱”现象。

    保持城乡清洁文明,树立桂中明珠形象。加大投入增加环卫基础设施和加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是柳城建立“城乡清洁工程”管理长效机制的又一做法。今年2月起,县城在已有环卫工人的基础上再增加了30人的管理与保洁队伍,打扫次数也由原来的每天“一扫三保”增加到“一扫五保”,实行全天候保洁,一年经费投入也增加了近百万元,以确保工作正常持续开展。各乡镇也纷纷效仿,根据各自实际,增加若干名环卫工人和保洁员。

    此外,该县还在县、乡、村(社区)逐步增加环卫基础设施,为民办实事,年内新增绿地2公顷,增拨专款加大园林护管工作。按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A类县的目标抓好各项工作,城镇建设按照“东扩西移、南联北优”的战略思路,扩大县城规模,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县城;加快城乡联动,强化重点(中心)镇建设,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中心)镇为纽带,一般乡镇为节点,新农村为基础的梯次分布、协调发展的城乡格局,打好桂中明珠构架,规划解决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把“城乡清洁工程”深入持久开展下去。 (罗贵强)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