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镇竹山村,沿边公路起点——竹山风景区每天保持着洁净,硬化了的村道上找不出一张纸片、树叶。那是因为聘请了管理人员,按“AAA”的标准进行重点整治、规划管理并实行全天候保洁的结果。
在中越界河北仑河上,一条小船在清理河道上漂浮着的垃圾,河水清澈见底,昔日快餐盒、包装纸随处可见的北仑河,如今变得干净、美丽了。在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中,东兴市委、政府指定航运所具体负责北仑河沿线的整治,通过开展“树立国门形象,建设国门城市”活动,加强对北仑河的整治。航运所立即行动,印发了400多份通知送到船主手中,同时租用两条船,每天及时清理边民互市点一带以及港池内船舶装卸货物所造成的垃圾,做好站场卫生清洁及港池水域垃圾的清理。
在国贸市场,水果、海鲜、服装、烟酒等摊位和叫卖的临时摊点各有其位,错落有致,各摊位前的垃圾桶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整洁,以前那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没有了。如此整洁的地方,也难怪百姓愿来、生意好做。据说国贸市场是东兴市小摊小贩最集中、流动商贩最多的环境,多年来一直很难治理,为把这个“顽症”治好,该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先把外围环境治理好,于是投资了400多万元,更新了设备,购置了广告高压水枪,拆除了违章建筑,清理了各个乱搭乱建街道。市场外围环境优美了,形成了一个人人参与、全民动手搞卫生的良好氛围,市场内还没来得及发动搞卫生,摊主和小贩们已自觉地搞起了卫生。
江平镇为了彻底治理垃圾问题,投入20多万元,购置了垃圾压缩机,建立了垃圾中转站,把城镇及周边各村的垃圾全部集中处理。
“城乡清洁工程”不仅使环境整洁了,优化了人居环境,而且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这是一个以人为本、顺应民心的工程,也是一个转变干部作风的工程,更是一个国门形象工程。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几个月来,东兴市加强了领导,成立了办事机构,并把全市规划为10个责任区,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街区,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环境整治责任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层层建立责任制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开展评比“清洁小区、文明住户、文明经营户”和开展花园式、园林式庭院建设活动,把“城乡清洁工程”大行动编成顺口溜进行宣传,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城乡巡回演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干部群众2.78万人次,清扫街道215万平方米,清除垃圾7400多车,疏通消防通道7500米,清除卫生死角977处,拆除临时房屋1518间,拆除违章建筑2318处,规范占道摊点1530处,取缔违规经营摊点252处,纠正乱停乱放车辆890辆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715台次,规范车辆清洗点9处、责令停业整改3处,搬迁木材加工点13处,搬迁废旧回收点12处,清理“牛皮癣”广告7.83万份,清除不规范的户外广告1490幅,修护绿化带2万米,与市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39万份;目前已投入资金380.4万元,安装了一批垃圾箱和永久性公益告示牌,购买小广告清洁机和垃圾清扫车,建设了江平、马路两镇垃圾中转站,建成了国贸市场和兴宁市场等市场的3个垃圾中转站;新招了60多名环卫工人,环卫工人的月工资提高了150元,使保洁范围覆盖了全市城区,“五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为扎实推进“城乡清洁工程”,东兴市委办、政府办、督查室、清洁办等组成联合督查组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立即责成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整治,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召开市四套班子领导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同时,严格执行《东兴市城乡清洁工程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工作组、各责任单位不认真履行“城乡清洁工程”工作职责,或履行职责力度不够、工作不到位的,视其情节轻重将分别给予效能告诫或党纪、政纪处分。目前,有3名干部因工作力度不够,被调整了工作,同时有4名干部因工作取得了成绩而被提拔或选派到重要岗位任职。
东兴市对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奖惩分明。3月6日,评比出了“清洁小区”5个、“文明住户(经营户)”32户,并进行了命名表彰。同时对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和不配合“城乡清洁工程”的单位和住户(经营户)实行曝光处理,在新闻媒体上实名曝光285例;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摆乱卖、乱停乱放等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处罚,已累计处罚4640人次。同时加快闲置土地的开发,并在媒体上进行公告,责令土地使用者限期开发。
目前,东兴市在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工程中,决定以“城乡清洁工程”为载体,将2007年定为“城市管理服务年”,并作为检验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的主题实践,深化“城乡清洁工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清除卫生死角,深化城市和集镇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记者 文丽红 通讯员 陆俊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