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关注改善民生 建设和谐城市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纪实
2007/4/5 10:45:49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涉及城市整体形象,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多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走路难、照明难、出行难等实际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整体形象、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破旧立新拓宽发展空间

  为了开拓城市发展变化的空间,哈尔滨市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几年来,有140条一、二类街路的占道房屋设施被拆除,街路恢复了交通功能;实行了“双气进户”,有6万多个煤拌棚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美的庭院景观;公园和游园围墙被拆除,让更多的市民百姓享受到了亲近绿色、享受自然的快乐。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市共拆除占道房屋设施16.9万处、260万平方米,撤消占道市场摊区103个,辟建室内市场89个。

  挖掘文脉塑造城市品牌

  为了抢救和保护濒危的艺术建筑,挖掘历史文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一开始就把整治改造的重点瞄准在能够提升城市品位的特色建筑上,先后实施了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等特色建筑整治改造工程。经过综合改造中央大街,使之成为全国惟一的一条欧式风格的步行街;极乐寺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具有历史价值的五大景观贯通相连,使其成为集文化、民俗、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旅游新景区。特色建筑的保护开发,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了城市历史内涵,有力地促进了哈尔滨市的旅游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打造靓点增添都市魅力

  几年来,哈尔滨按照“扮靓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多活动空间”的思路,一批批景观秀美、功能齐备的广场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区。索菲亚广场、火车站广场、母亲广场、维也纳廊桥音乐广场、哈利路亚广场等一大批市区广场成了百姓休闲的好去处;经过精心整修改造的京哈路、机场路出城口为陆路和空港进入哈尔滨的宾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靖宇大街继承和发扬了巴洛克建筑的传统特色;工人文化宫周边通过整治改造,重新展示了文化阵地昔日的雄姿;防洪纪念塔广场连接了中央大街与松花江的景观,为哈洽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优美的周边环境;南通大街、红旗大街、三大动力路、哈药路、果戈里大街、中宣街等精品工程不仅形成了靓丽的城市风景线,也为经济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会展中心周边、中央大街三期、果戈里二期整治改造提升了会展中心周边区域和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两条名街辅街的商业功能,促进了经济发展;建设街步行街、印度风情街、高丽风情街、油坊街历史文化墙等特色街路建设为城市增添了靓丽色彩。

  亮化绿化彰显城市特色以城市路网格局和临街建筑为依托,结合公园开敞式改造、城市广场建设和教堂周边环境整治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夜晚的哈尔滨不再寂寞。楼体亮化、橱窗亮化、广告亮化、桥体亮化、景点亮化等把城市的夜晚变得异彩纷呈,全市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楼、桥、园相辉映的城市夜晚灯饰亮化新格局。70多个广场铺红栽绿,为城市融入了浓郁的青春气息和健康氛围,拓展了城市的绿色空间。沿江城区段的绿化景观重现了松花江水清、花艳、草绿、景美的怡人休闲景观。百家姓林园、动力生态园、道里松柏园、天恒大街、香坊菊花园,名贵的花卉、珍稀的树种,再也不是南国独有的风光,已经成为哈尔滨市民身边的伴侣。

  据统计,2000年以前,哈尔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1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经达到6平方米。哈尔滨正以稳健的步伐向生态型园林城市迈进。

  继往开来续写辉煌篇章

  2006年是哈尔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重大转折一年。哈尔滨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新目标,工作重心转移到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上来,努力向贴近群众生活的领域拓展和延伸。他们从“城建一号难题”入手,彻底解决影响城市形象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城市环境顽疾。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拆除各类违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2983户,面积达206623平方米。由于前期准备工作扎实细致,宣传发动工作广泛深入,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有情操作的工作原则,拆违工作实现了零上访和零纠纷。他们对拆除后的空间立即实施还绿、还路、还厕、还停车场建设,在解决七政街等遗留多年的城市建设老大难问题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居住生活条件,广大市民群众对此拍手称快。该市从解决群众最关注、最急迫的问题入手,将新闻媒体曝光、市民反映强烈、环境脏乱差的372个“问题大院”全部改造完毕,同时完成了22个市民休闲健身广场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00年以来,哈尔滨投入城市环境整治的资金已达20多亿元。他们以单位自有生活区为切入点,以区域性综合改造为突破点,大面积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几年来,哈尔滨市先后对关乎群众出行难的背街巷道和土路进行了大面积改造,全市129条土路目前整治完成101条,有200多条背街巷道在环境综合整治中得到了修复和铺装,群众出行难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缓解;全市759条无灯街已有596条安装路灯,群众夜行难问题得到了基本改善;全市7632个居民庭院有三分之二以上得到了综合治理,群众身边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极乐寺地区、防洪纪念塔周边等一大批城市景观靓点已整修一新,秋林商圈、巴黎广场、中央大街辅街等区域性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品位和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记者 吕晶 )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