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立足长远,切实加强市容市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实现城乡清洁卫生常态化管理,促进"城乡清洁工程"深入持久地有效开展。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并重,建立长效维护机制。按"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城区划成若干卫生清洁地段,落实到相关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一包到底,各自的责任区必须做到每周一整治,每月一检查;各单位和个人对本单位庭院、家庭和门店的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做到每天一清洁,确保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切实维护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和净化。
二是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建立长效约束机制。按照全面高水平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贵港市城乡公共卫生秩序管理的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整治内容和教育、处罚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居民维护和美化市容环境意识,对乱摆摊位、乱停车辆、乱扔垃圾、损坏公物,以及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等人员,坚决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是加大城市清洁卫生监督力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在贵港日报、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设立市容环境整治投诉举报电话,充分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同时,从宣传、建设、卫生、工商、公安、文明办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城管专业队伍,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与部门联动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的清洁卫生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电台、日报公布,对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四是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建立城乡居民长效参与机制。在市、县市、乡镇、村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乡居民文明素质纳入创建文明活动的全过程,全力提高群众素质,树立城乡居民"做文明人,从我做起"的意识,形成"美化贵港,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余昌武、李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