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北海市建委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暨“责实年”活动成效明显


2007/4/5 14:45:31   来源:广西建设网
【字体:  】【颜色: 绿 】 

    3月23日下午,北海市建委组织召开委系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责实年”活动查摆问题阶段工作部署大会,委机关全体人员、委属事业单位副科以上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该委党委书记、作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剑涛总结了第一阶段的工作,部署了第二阶段的工作。同时制定下发《北海市建委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暨“责实年”活动第二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到委机关各科室、委属事业单位,确保第二阶段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
 
    围绕方案规定的12个方面内容,该委采取“自己查、领导点、群众提”,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74条。其中该委向市有关单位发放征求意见表20份,向委属单位发放征求意见表54份,共收回意见表70份,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06条,占意见总数61%,组织召开效能建设社会义务监督员和服务对象座谈会2次,与会20多人次,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53条,占意见总数30.5%;设立意见箱1个,共征求意见和建议15条,占意见总数0.86%。

    针对意见梳理后存在的问题,该委党委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并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强整改。 

    (一)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深入。主要表现为机关干部深入下属(基层)调研少,对下属单位工作指导不够,帮助下属单位解决问题和困难不多。存在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该委机关岗位人手少、任务重,少数干部浮在上面多。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委提出三个整改措施:一是从3月28日起,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继续对全市范围16个区域的卫生情况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二是组织人员制定机关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工作制度,三是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 

    (二)办事效率不够高,办事程序不够公开透明。此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少数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作风不够实;人员素质不够高;岗位人手不够;制度不适应、办公手段落后、信息告知不充分造成。该委采取五项措施加以整改。一是加强学习培训。3月5日,该委组织市行政审批办证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利用晚上时间举办了为期一周时间的学习培训班。3月27日,该委又举办了转变作风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专题教育培训,邀请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昌雄为委机关工作人员,委属单位办公室人员讲授公文写作。二是开展警示教育,促进干部作风根本性好转。3月4日,针对市行政办证大厅建委窗口工作人员不遵守工作时间、违反工作纪律事件,该委召开了系统作风效能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对违纪当事人进行了通报批评;3月27日晚,该委又组织召开了建委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警示教育大会,对不重视“城乡清洁工程”,在“城乡清洁工程”中工作不力的人员作出相应处理;三是加大督查力度。从3月1日起,该委派出督查组对委机关、委属单位干部职工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四是修订完善了《北海市建设委员会(房产管理局)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等制度,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五是把委机关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办事流程等内容输入触摸屏,并设立“回音壁”,方便群众查询;下一步,通过建筑工程交易中心网站公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透明度。 

    (三)管理工作不够科学规范。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建筑劳务管理方面尚有欠缺。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不适应。目前该市建筑劳务企业少(仅有10家),不能满足市建筑劳务市场的需要(该市每年新开工项目约120多项),实行建筑劳务分包管理制度的时机还不成熟。该委将继续加大对劳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务工人员成立或加入劳务分包企业,壮大劳务企业队伍;积极主动配合市劳动部门监督施工企业与务工人员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人员制定《北海市建设工程劳务分包管理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2、施工市场管理欠规范,准入把关不够严。存在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作风不够实、监督不到位。目前,已按照《北海市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北海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整治“工地乱象”工作方案》及国家相关法规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划分责任区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制定专职监督人员负责制。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文明施工的,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制定出整改计划和严密的管理措施,情况严重的,要坚决予以停工整顿,限期整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3、房产交易市场管理欠规范。存在此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些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够高,服务意识不够强,监督不到位。下一步将加强业务培训,编写业务工作应知应会小册子;建立咨询台工作规则;制订监督检查制度,加强督查工作。4、监理市场监督不够严格。存在此问题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监督不够。目前,已经从监理市场准入关着手整改,对监理企业资质和执业人员资格不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坚决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同时从两个方面加强监督,一是对施工现场监理人员资格的监管,一旦发现现场人员与原报审人员不相符,立即要求企业整改,对不具备资格要求的监理人员坚决清理出场。二是加强对监理企业质量行为的监督,对由监理企业组织的每一个验收环节都进行实物质量和验收程序的控制,确保建设工程的每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5、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颁发的个别文件不够严谨,操作性不强。存在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程序不合理、制度不适应、信息告知不充分。目前,已修订完善了《北海市建设委员会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北海市建设委员会(房产管理局)规范性文件规定程序及备案审查规定》等22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机关干部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强化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严格发文程序,严把发文质量关。


    (四)大局观念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与市其他部门沟通、联系、协调不够。存在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沟通联系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够。据了解,下一步该委将强化大局观念,主动与有关单位沟通,积极与有关单位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努力把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好。 

     经过边查边改,该委的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工作纪律明显增强。针对市行政办证大厅该委窗口工作人员不遵守工作时间、违反工作纪律和该市“城乡清洁工程”被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曝光的事件,该委连续召开了两次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处理了相关责任人,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全系统开展学习大讨论,整顿干部职工队伍。同时,派出督查组加强对机关、委属单位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干部职工震动很大,大家都表示要引以为戒,加强自我监督,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目前,该委系统干部职工上班迟到、早退、聊天、串岗、办私事的现象基本消失,学风、会风明显好转。 

     二是服务态度明显改善。通过第一阶段学习讨论,该委系统干部职工深刻地认识到服务态度是形象的体现,是投资的软环境,良好的服务态度可以促进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城市的开发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因此,每一位干部职工都努力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工作做起,为市民和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是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从委系统抽调到市“城乡清洁工程”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每天坚持深入大街小巷督查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各种信息和投诉;委机关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市区16个卫生责任区域,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的卫生死角排查行动,出动1700多人次,拍摄卫生死角照片4200张,组织、督促全市各有关单位共出动191924人次,出动车辆1991辆(次),清理卫生死角2178处,清运垃圾71682.83吨;占道经营、违章搭建及乱摆乱放现象基本消除。城管支队加大对乱张贴小广告、违章占道乱摆乱卖乱放行为的查处力度,截至目前,共清理乱张贴小广告2万多张,整治乱摆摊点3800多起,发放整改通知书713份(次);城市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处理超负荷运转。环卫处在圆满完成274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正常保洁外,还加班加点保洁湖南路以东、贵州路以西、北海大道以南等未列入保洁范围的90多万平方米的路段,突击清理卫生死角,加强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确保城市垃圾日产日清,严格公厕管理;市政道路维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市政处加强对全市主次干道坏烂路面、人行道、路牙进行修补,今年以来共修补全市主干道坏烂路面7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及路牙方块砖2.1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彩化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为1091.43公顷,绿地率31.57%,绿化覆盖面积为1257.08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6.33%;城市路灯及时有效维护。今年以来共检修路灯3000盏次,更换灯具2530套,恢复路灯故障线路800米,在火车站广场安装了4杆13高的投射灯,新装小街小巷路灯226盏,全市亮灯率达95%以上;施工工地管理日益科学规范。清理全市在建40多处工地上破旧不全的安全网,拆除违章围墙7处,砌筑围档16处,粉刷停建工地围墙4.3万平方米。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海景大道建设全面完成,广东路、长青路等地段的市区内涝整治工程已竣工完成。 

    四是制度建设明显加快。今年该委集中人员建立完善了《北海市建设委员会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度》、《北海市建设委员会行政机关限时办结制度》、《北海市建设委员会行政机关责任追究制度》、《北海市建设委员会(房产局)实施行政处罚工作规程》、《北海市建设委员会(房产局)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等包含对内管理、对外服务、考核奖惩三大内容共22项制度规定,管理规章制度日臻完善,加快了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化进程。 (供稿:北海市建委  2007.04.05)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