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贵港市“城乡清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7/4/10 10:49:50   来源:贵港市政府网
【字体:  】【颜色: 绿 】 

  自去年9月以来,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决策和部署,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构建桂东南区域性经济中心、南国特色的园林港口城市的目标,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城乡联动,全民参与,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切实把这一工程打造成为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全市上下呈现出了“城乡清洁工程”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高潮迭起的良好局面,城乡面貌趋于清洁、文明、有序、和谐,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市也因此赢得了“老城市看桂林北海,新城市看贵港”的评价。

领导重视 群众满意

  去年10月11日,我市组织召开了市、县(市、区)乡镇、村街四级领导干部参加的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城乡清洁工程”是四级干部的“一把手”工程,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范畴。次日,声势浩大的万人大扫除活动真正拉开了该项工程的序幕。市委书记赖德荣、市长唐成良等市领导亲自上街扫地、洗刷“牛皮癣”。万名市民当天清扫道路、小区通道、集贸市场共90万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40多处,铲运各类垃圾近百吨。

  随后,市区各大街小巷很快被按地段划分成卫生责任区,各责任单位在牵头单位的布置下按要求迅速采取行动。结合城区交通秩序整治,不到一周,乱摆摊点、乱放车辆、乱扔垃圾、乱贴广告等现象就得到了有效遏制。有一天,一位中年妇女从石羊塘市场买菜出来后惊慌地大叫:“单车!我的单车呢?不见了!”原来,她随意停在一棵树下的自行车被市容市貌检查组的队员按照规定拖到了指定地点。知情后的她红着脸说:“我再也不敢这样了。我还要告诉家人和熟人,叫他们注意。以前惯了,现在要改。”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全面铺开,我市从城建、公安、工商等部门选出72名素质过硬的干部,组成了联合执法队。另外,80多名符合条件的市民被聘为“城市协管员”,共同加大对城区的管理力度。10月20、25日,市区又开展了两次万人大扫除活动,共清扫地面160万平方米,清除各种垃圾800多吨,撤走乱摆摊点23000多处(次)。

  建筑垃圾和陈年生活垃圾一直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日没有解决,群众就一日有怨气。为此,12月20日,赖德荣、唐成良又召开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会议,与会人员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商。会议表彰了前一阶段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公安局、教育局等6个单位后,将原来按路段划分给各单位的责任区重新整合为23个,要求责任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惜一切代价把责任区里的陈年生活垃圾清走,各房地产开发商的任务则是:在限期内清除掉有关工程的建筑垃圾,没有商量的余地。一开始,大家都持观望态度。直到有一天,某地产公司因垃圾问题而被罚款2万元之后,他们马上改变了态度,迅速采取行动,市内共106个大小工地的5万立方米建筑垃圾被陆续运走。

  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全市增设了果皮箱1000多个,增加环卫工人150人,贵港一天天整洁、漂亮起来。尽管如此,市领导还是多次徒步城区大街小巷,仔细检查,及时指出不足之处,要求有关部门进行整改。今年春节前的2月15日,赖德荣、韦均林、刘俊、庞文达等市领导又徒步检查了市区几条主要街道和部分市场。当看到指定的区域里车辆摆放很整齐,看到建筑物墙壁乱张贴的广告大部分被清除,看到虽然很多但货物摆放有序的年货摊内外都忙而不乱时,他们非常满意。在火车站广场,赖德荣站在新建好的环型花草带旁笑着说:“就是要这样嘛,给我们自己一个好环境,也给外地客人一个好印象。”说着还动手和工人一起在花带里种草。

  今年春节后,我市除了继续治理“五乱”现象之外,还加强了对郁江、鲤鱼江、马草江、沙江等城区河流水域的整治,同时利用春季多种花草,使城区、城郊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广大群众无不称赞“城乡清洁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在中山路经营家具的周阿姨说:“贵港的街道真的很整洁了!拉货工人说,有时不注意丢了一团纸巾,赶紧捡回来,不忍心再丢了。”专送建材的陈师傅说:“这半年来,我一天跑几个地方,发现我们贵港装扮起来真的很漂亮。我们要共同爱护好这个‘家’。”

城乡统一 整体推进

  一开始,包括不少干部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城乡清洁工程”是城市的事,只要在贵港城区和各县市区搞好就行了。还有一种看法是“城乡清洁工程”就是扫扫地这么简单。经过反复宣传和大会小会的明确强调,“城乡统一、多举合并、整体推进”的理念才渐渐成为共识。各乡镇的该项工作虽然前期进展稍慢,但到今年春节前后,大动作都出来了。覃塘区五里镇宣传到位,群众积极,今年2月6日至15日,拆除了违章搭建的简易砖瓦房300多间、临时棚架200个,并处理了5个砖场、3个石场和5个违章收废旧点,春节后又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疏通了十几年来臭水常滞的环圩水沟。平南县同和镇春节前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街道脏乱、市场秩序混乱、基础设施落后等列为重点治理内容,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与群众一起拆除占道经营的棚屋63间,清理违章建筑物117处,出动挖掘机挖走圩市周边的陈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共190立方米,并更换路灯,让同和人民过了一个干干净净、高高兴兴的大年。港南区瓦塘镇于去年12月在大力治理“五乱”现象的同时,花巨资修建了2100多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有效解决了该乡数十年来“车放哪里”的难题,此外还新设垃圾箱80个、新建临时垃圾停放池5个、公厕1所。港北区根竹乡从今年1月25日就开始了对1.2公里旱河的治理,以根除圩镇居民多年以来卫生环境的“心患”。桂平市南木镇投入40多万元美化街道,并在2.5公里过境公路两旁种植了大黄椰树300多棵、球形花木250多棵,成为该市乡镇的“大手笔”。

  全市70多个乡镇,由于经济基础、人口分布、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乡清洁工程”进度不一,但各乡镇对该项工作均十分重视,形成了你追我赶、整体推进的局面。

监督有力 标本兼治

  “城乡清洁工程”一启动,《贵港日报》和贵港电视台的采、编、播人员就一直忙个不停,忙会议宣传,忙活动报道,忙表扬先进典型,忙批评不良现象……其中,曝光的批评报道最受市民欢迎。为了做好有效的监督工作,两大媒体与市委督查室密切联系。每次督查,几套人马互通情况,相互支持,配合默契。有一次,记者在吃午饭时接到督查组的电话:“赶紧到昨天我们去过的几个点,听说有新情况。”原来,头一天我们去过的7个地方中有4处已整改好,但有一处卫生状况却更糟糕了。大家很生气,毫不留情地对不良现象进行了曝光。过两天再去看时,路上的“菜地”不见了,垃圾不见了,堆积如山的沙田柚果皮不见了,牛粪也不见了。

  督查组工作人员不仅在城区督查,还把督查网延伸到了乡镇。有一天,港北区某乡镇在检查中被发现对“城乡清洁工程”工作不够重视,马上被媒体曝光。该乡镇主要负责人在电视上诚恳表态,决心要带领干部群众把该做的工作一一做好。《贵港日报》上月上旬集中曝光了市区多个单位责任区的脏乱现象,三天后,记者重访,发现这些地方已变得干干净净。

  尽管如此,脏乱现象还是时有反复,这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市里关于强调治理“五乱”的会议就已开了不下20次。垃圾天天有,可以天天扫,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市委书记赖德荣表示,我市将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使环卫设施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和园林工程形成新的格局,力争“十一五”期间实现创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通过抓好硬件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市民群众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达到城乡社会和谐、文明、健康发展。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