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给“不扫地扫人”来点掌声


2007/4/12 10:42:33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广西50多名干部最近因为“扫地不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一场源于“城乡清洁工程”的“问责”风暴,在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笔者要为“不扫地扫人”拍手叫好!

  首先,此举好就好在将权力与责任“捆绑”到一起,实现了“一体化”。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官场上普遍存在着一种“重行政权力、轻政府责任”的现象,以致不少官员只想到用权的痛快,不知晓权力的分量!时下一些地方掀起的“问责风暴”,正是将权力与责任“捆绑”到一起,让权力与责任实现了“一体化”——有权力就有责任,权力愈大,责任也愈重。有权必有责,问责必追究。

  其次,此举好就好在“问责”动了真格的,告别了“口语”和“摆设”。近几年,“问责”在不少地方只是印在文上、挂在口上、贴在墙上的一句“口语”。然而,广西这次“问责”风暴则被许多干部形容为“振聋发聩”、“触及灵魂”!显然,这是因为“问责”动了真格的,“问责”就像头上悬了一把剑!依据这把“剑”,该撤的撤了,该免的免了。正如一位官员感叹道:“涉及层面这么广,是广西近10年来所没有过的。”

  再次,此举也体现了民生问题无大小之分,“清洁卫生”决不是小事一桩。“主要领导仅因为‘扫地不力’,一夜之间被调离、免职,扫地扫掉了处级官员”!笔者认为,广西此举恰恰是向人们昭示,民生问题无大小,“城乡清洁工程”不失为改善城乡群众生活环境、推进城乡文明建设的一个“民心工程”。对此,桂林市副市长刘明昱说得好,因抓卫生不力,罢了处级干部的官,并非小题大做。清洁卫生抓不好的背后是行政不作为,是官僚主义。很难想象,一个满城垃圾的城市,会承载良好的文明!

  显而易见,广西“不扫地,就扫人”之举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笔者建议,不妨给此举来点掌声!(梁牛 )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